林宝军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也是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他将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称为“北斗三号收官星”,为此写了一首词《满江红·北斗三号收官星》,庆祝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两颗卫星发射成功,“正式收官”。
“北三首发,梦为马,扬帆启明;越雄关,敛态定制,再踏新程。批产增量协同劲,一年八星耀苍穹;三十载,矢志寰球愿,牧群星。收官星,续辉煌;天行健,钟更精;星间链,格致人先新境。担当开拓谋跨越,承前启后助华兴。望未来,泛在又融合,更智能。”
9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次发射,这组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发射的第二组MEO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那首词中,林宝军梳理了北斗系列研发历程:从1994年立项至今,走过了整整30年。这背后有一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是中国“北斗”建设的生力军。
历经三十载风雨兼程,“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始终在北斗团队中一代一代传承着。
“北斗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战绩,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林宝军说。
年轻人逐渐成为北斗团队新一代主力
这些年,北斗团队历经技术难题的攻克,如星载原子钟技术、星间链路技术等,也遭遇过系统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等难题。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11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北斗》,1994年,中国开始研制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至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建成,“面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服务”。2020年6月,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完整星座完成部署。2020年7月,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建成开通,面向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
“我们团队从最早承担了北斗三号首发试验星任务,到今天承担了‘收官星’的任务,这一路走来,很艰难,也很幸运。”林宝军感慨道,“回头来看,我们的北斗团队确确实实体现了北斗精神。”
1999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组成了小卫星工程部,2003年,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挂牌。2007年,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开始参与北斗系统攻关研究。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北斗之路见证了无数智慧火花的碰撞与绽放,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33岁的戴永珊就是团队中正在成长的中坚力量之一,自2015年7月入职以来,她持续参与并完成了北斗三号工程试验卫星、组网卫星、运行备份卫星的设计与研制。
“10年前,我加入北斗团队的时候,已经有一拨前辈蹚出了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平坦的路,而我们是在路上继续往前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点一点感觉到震撼,逐渐发现我参与的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越到后面,越觉得有敬畏之心。”戴永珊对记者说。
同样33岁的林夏,加入北斗团队也已经快10年了。9月19日的发射,是这个90后年轻人头一次承担这么重的任务。他一下就觉得“责任感整个就不一样了”。
他还记得10年前自己刚加入团队时,只需要跟在老师后面,完成交付给自己的工作就行了。经过10年的成长,曾经的学生开始逐渐挑起了大梁。
给年轻人压住阵脚,他们就能往前走
“随着发射提上日程,我告诉自己,要全力保证任务顺利完成。特别是快进发射场之前,我越来越感觉到责任重大,如履薄冰。”林夏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为了确保顺利,林夏不但自己一遍一遍梳理,也时常跟同事讨论,以防有“没想到的疏漏”。有什么地方不确定,就再梳理一遍。
从硕士到博士,再到正式入职,“北斗”见证了林夏的个人成长经历,他也见证了“北斗”从“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
“我们这些年轻人必须尽快成为中坚力量,进行下一代北斗导航系统的论证以及建设。但是我觉得,我们跟各位总师们还是有些差距,所以都在不断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接好接力棒,更好地完成后面的任务。”林夏说。
林宝军也告诉记者,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主力了”,逐渐在北斗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
“年轻人是早晨八点钟的太阳,只要给他们压住阵脚,他们就能往前走。”林宝军说。
林宝军是在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实施方案获批之后,开始担任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的。当时,他刚40岁出头。
他提到,中国科学院在2015年3月30日完成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发试验星(启明平台)的研制发射,实现了“攻克关键,确定体制,收敛状态”的使命,又在2018年实现了1年研制发射8颗组网星的战绩,“为北斗提前实现全球组网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北斗三号备份收官星承前启后,它不仅是组网星的简单复制,在导航制高点技术时频及星间链路等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展望未来,我们还要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PNT体系。”林宝军说。
用林宝军的话说,北斗人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惠及全球,目前已应用到200多个国家。
如今,北斗系统已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具备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及短报文通信等功能。
“北斗系统工程自立项以来,已经走过波澜壮阔的30年,全体北斗人秉承‘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将北斗系统建成亮丽的‘国家名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介绍,“下一步,我国将加快推动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加大对不依赖卫星的多种定位导航授时手段的技术攻关。2035年前,我国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北斗的发展历程全面体现了中国航天的科研生产能力
林宝军也提到,北斗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多家单位的“大力协同”。
据了解,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由3种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地面段由多种服务平台组成,用户段由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各类终端及应用系统组成。北斗系统星间星地一体组网,是中国首个实现全球组网运行的航天系统,全面体现了中国航天的科研生产能力。
要建成全球系统,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除了卫星的设计工作,还得解决运载火箭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这次发射的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胡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3个构型,被誉为“北斗专列”。此次为了满足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要求,新研了4.2米直径整体吊整流罩、双激光惯组整体吊仪器舱、上面级支架等产品,突破了测量系统高码率传输设备、高精度采编处理技术等,形成长三乙火箭与“太空摆渡车”——远征一号上面级搭档飞行的模式,可将北斗导航MEO卫星直接送入工作轨道,减少卫星燃料消耗、延长卫星使用寿命,增强了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据胡炜介绍,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将赋予火箭故障诊断与主动处置能力,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设计方案已经通过缩比验证,自主研制的总体设计与仿真软件系统已推广应用到所有运载火箭型号研制中,初步实现了火箭飞行任务设计与仿真的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极大提升了型号研制效率。
参与运载火箭研制的单位很多,甚至成百上千。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为例,参与研制的单位达1000多个,包括设计部、研究所、制造厂、试验站、火箭发射中心和地面测控中心等,以及元器件、原材料等物资供应部门和基本建设部门。各个单位的工作、计划“必须步调一致,按统一的程序、统一的进度有计划地进行”。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举北斗、托嫦娥、送天问、筑天宫、探火星,发射次数突破500次大关,这背后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航天人并未因此满足,而是持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胡炜说。
除了配套运载火箭,发射场的建设也是关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为北斗卫星的母港,承担了全部北斗卫星的发射任务,从2000年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历时24年,一颗颗一代代北斗卫星,都是从西昌发射场进入太空。可以说,“北斗母港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风雨相伴,共同成长”。
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戴永珊觉得,有一种“比以往更强烈的震撼”。她回忆起10年来每一个攻关节点,北斗人都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奋斗,仿佛“一股绳拧在一起,好像有无穷的力量”。
她觉得,“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就是在形容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