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 青
机器视觉检测、AI大模型研发、被数字人准时“叫醒”……在制造业大省广东,人工智能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绘就智慧生活新图景。
日前,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广东省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累计授权数量超14万件,位居全国第一。
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链,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23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目前,广东已集聚超120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4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独角兽企业、90家上市企业,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粤东西北各地市协同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小孩也会得青光眼吗?”“白内障怎么治疗?”观众提出问题后,国产眼科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ZOC立刻给出回答。
今年6月,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国产眼科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ZOC,在广州正式发布。ChatZOC已经在部分医院推广使用,服务效率可提升75%。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眼病防治需求不断增长。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有望解决传统医疗服务中存在的诸多痛点,使得优质医疗资源得以更广泛地惠及大众。”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林浩添说。
人工智能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通过对超100万条热线工单、超200万条政务数据、超1800万条办事指南等政务知识语料库进行持续的精调训练,广州海珠政务云脑大模型已在数字政务、数智决策、数治基层三大领域实战“上岗”,为数字政府装上了“智慧大脑”。
瞄准人工智能新赛道,广东正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在底层架构方面,华为Mindspore开源全场景AI计算框架对标国际主流框架,有效降低人工智能开发门槛。在工业制造方面,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自适应场景及交互对象的视觉感知与建模关键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的系列机器人,已应用在工业生产、物流仓储、安全巡检、远程智慧等环节。
自2018年起,广东连续布局4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与通信、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重大专项协同,构建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创新应用多层面的科研攻关体系,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多点突破。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除了政策支持、资本投入、人才培养3个基本要素外,产业生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认为,在这方面,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很多做法值得学习。
在政策引导方面,201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陆续制定发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政策,各有关部门、地市陆续出台各类政策支撑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创新生态。
其中,《实施意见》深入底层技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关键支撑的3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持续发力,提出构建国家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广东力争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在数据要素方面,广东积极推动数据标注训练试点和基地建设,为大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广东大力推动深圳、广州数据交易所完善体系架构,促进数据流通,探索与港澳开展跨境数据方面的合作。
在人工智能平台载体方面,广东积极推进企业、高校、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开放创新平台等各类人工智能平台载体。目前,广东已支持华为、腾讯等7家龙头企业建设国家开放创新平台,佳都科技、云从科技等16家企业建设省开放创新平台,并在先进算法、硬件产品、行业赋能等各细分领域取得系列成果。通过提前布局,广东现拥有鹏城云脑系列、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以及广州、深圳超算中心等重大平台。截至今年8月,广东省大模型累计发布数量为63个。
此外,广东还通过政府性基金,带动各类创投资本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其中,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设立36只子基金,总规模近300亿元,已投资超50个人工智能领域项目。
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过去,服装厂商寻找合适的布料,需要拿着样布,在面料市场逐一询问、对比,可能耗费3到5天时间。如今,借力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景科技”)的“百布”对布机器人,这个过程被缩短到最快2分钟。
致景科技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李亚平介绍,“百布”成品布交易服务平台现已拥有品类齐全的面料参数数据库,利用“大数据+AI+智能硬件”,能够快速精准匹配布料。
在广东,以致景科技为代表的企业,正通过“人工智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广东以广州、深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引领,带动全省布局建设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初步构建“软硬件开发+核心技术研发+行业领域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融合应用。
“利用自主研发的ERP系统、EDA工业软件,我们构建了高度柔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工程管理及生产制造体系。”深圳嘉立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自主研发的PCB智能拼板算法,公司每日可完成两万多份不同尺寸、要求各异的PCB订单拼板的组合生产,每张拼板容纳了数十甚至数百位用户的“创意订单”,最快12小时即可出货。
根据《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广东将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显著提升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