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品牌网

行业品牌网 > 行业资讯 > 内容

打卡中国非遗地图

时间:2025/1/9 9:52:19

  2024年岁末,“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关于非遗,有很多数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项目10万余项……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人。2025年伊始,寻找他们,走近他们,打卡中国非遗地图,青年在路上。

  ---------------

  安徽

  漆器有无限可能,年轻人也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蒋肖斌

  裱布、刮灰、彩绘镶嵌、髹漆……冬日暖阳下,范雪歌正在忙前忙后打磨漆器作品,经过几十道工序、大半年时间,她的一件作品才能面世。

  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人,虽然是个90后,但范雪歌与漆器已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父亲范福安是这项非遗的安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耳濡目染下,她打小就对漆器、漆画充满兴趣。

  “那时就是做着玩儿,没想过要以这个作为事业。”范雪歌笑着回忆,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只把做漆器当作兴趣爱好,“就像上兴趣班一样”。上大学时,她也选择了与之毫不相干的小语种专业。但2015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她改变了人生轨迹。

  那一年是中国和丹麦建交65周年,范福安受邀创作两幅漆画肖像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丹麦王室。两幅作品华美精致、韵色皆备,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但因日夜辛劳,范福安病倒了,经过长时间休养才渐渐好转。

  “当初看到父亲创作的那两幅漆画作品时,我被彻底震撼。”范雪歌现在还能记起画作揭幕时的那份惊艳。与之相随的,是对父亲的心疼。而被女儿悉心照料的范福安,也在康复后刻画了一幅女儿专属的肖像漆画。

  无言的爱流淌在父女之间。那一年,23岁的范雪歌下定决心,正式向父亲学习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自打开始传承这门技艺,我对父亲的称呼就变为‘老师’了。”范雪歌说。甚至两人在合作时,外人完全看不出他们是父女。范福安对女儿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指导起来不留情面。而范雪歌即使偶尔有委屈的情绪,也从不松懈对自己的要求,“我从来没想过放弃。我对漆器的热爱一直在升温”。

  范雪歌进步飞快。2016年,范雪歌被认定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多个漆器、漆画作品广受好评,其中不少是以徽州当地文化及古民居为主题创作的。在这个过程中,范雪歌扎扎实实打牢了基本功,“我觉得创新必须有足够的积累,因此我的作品都会做得写实一些”。

  在此基础上,她在作品中加入了不少属于年轻人的创意和灵感。她曾与范福安合作共制一只漆瓶,在接近尾声时,总觉得漆瓶的花纹过于传统,好像少了点儿什么。趁父亲外出授课,范雪歌大胆落实自己的想法,“我想通过调整它的肌理,表现一种有秩序的浪漫和自由,既要有一定的规律,色彩又要丰富”。制作完成后,这只漆瓶很快被人收藏,这给了她很大信心。

  现在,范雪歌在创作漆器和漆画的同时,也设计制作漆器首饰和文创,这些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范雪歌还在安徽省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任教,她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年轻人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我不会制止,他们的很多创意反而会激发我的灵感。”在范雪歌看来,年轻人的作品要体现自己的艺术语言、审美情趣,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传统技法。

  “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有满足人们的需求,非遗作品才会被人接受、被推广。”为此,范雪歌作了诸多尝试。她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推出漆器制作体验课程,“制作漆器的过程其实很疗愈,很多年轻人在体验课程中好几个小时不碰一下手机”。

  未来,她希望能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创造更多使用场景,“比如我们国产电动汽车车钥匙的设计,就可以和漆器技艺相结合,既美观又有国风韵味”。在她眼中,人具有无限的可能,漆器也是。

  ---------------

  重庆

  她准备用一生演绎“大豆魔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蒋肖斌

  “豆豉的制作过程是有温度的,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本身就是活的。我把豆豉视作有生命的东西,当成孩子来呵护。”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永川豆豉酿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凡玉认真地说。

  1990年,24岁的曾凡玉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系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专业毕业,机缘巧合参观了永川酱园厂(现为永川豆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厂里安排了工作人员带我们到车间看,一进去,浓烈的酱香味儿就扑面而来,我当时就来了兴趣。”

  “我是永川本地人,小时候家里人就做过豆豉。”曾凡玉介绍,炒回锅肉、豆豉鱼、豆豉手抓排骨……永川豆豉是许多川菜的灵魂。

  豆豉是中国的四大发酵制豆制品之一,历史悠久,分为毛霉型、曲霉型、细菌型,有300多年历史的永川豆豉就属于毛霉型。2008年,“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永川豆豉一般以黄豆作原料,要经历选料、浸泡、蒸煮、摊凉、制曲、拌和、发酵等多重工序。仅入坛发酵就需要10个月到1年,待发酵成熟符合要求了,才能进行后面的调味等加工。

  曾凡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些工序每一步都有注意事项,如蒸煮时,没有蒸熟,制曲会很困难,蒸过了,豆子颗粒又不成型;摊凉时,要注意摊得均匀,避免堆积;拌和时,没有拌均匀,盐多的部分会太咸,盐少或没有盐的部分,原料就要变酸变臭;制曲最要认真仔细,温度高低都要把控好,其他杂菌、微生物在此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乘虚而入”……

  “我们那个时候,制作永川豆豉还是很辛苦的,都是晚上来进行浸泡,需要在午夜12点左右,冬季天气非常寒冷,很多人不太吃得消。”曾凡玉说。

  多年与豆豉打交道,曾凡玉能够灵活、适时地把握、调整每一步工序和单独工序内的不同阶段。她将其总结归纳,制成豆豉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生黄豆在她手下魔法般地蜕变,成为黑亮鲜香、画龙点睛的烹饪宝藏。

  随着科技进步,豆豉的生产逐渐走向了自动化、封闭式、流水线作业。“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曾凡玉说。同时,她也在不断研究改进豆豉生产工艺。“我们采用‘混搭’工艺,制曲环节,可以使用传统的,也可使用复合菌种——保留传统的菌种,再加部分新的菌种。后期发酵环节利用新技术节约能源,控制温度,减少发酵时间。”

  “大豆魔法”还在继续衍生。“我们做了很多新产品,比如可以和其他辅料搭配,调理豆豉的风味,有了辣椒豆豉、牛肉豆豉。”曾凡玉说,“豆豉将与我的一生息息相关。”

  ---------------

  辽宁

  “打捞”消失300年的辽瓷技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对青年传承人孙天舒来说,对陶瓷的喜爱是刻在DNA里的。小时候,母亲喜欢用陶瓷来装饰房间,每当母亲带回一个新瓷器,她就会觉得家里焕然一新。这些瓷器在装点生活的同时,也在她的心里种下了好奇和向往的种子。

  上大学时,孙天舒得知学校竟然有陶瓷专业,感到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下子打开了。她开始旁听陶瓷相关课程,并且一直在思考:“我的家乡曾经有着怎样灿烂的陶瓷文明?该怎样来传承?”2011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她考取了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陶瓷艺术设计方向关涛教授的研究生。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读研时,孙天舒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辽瓷研究第一人”关宝琮。关宝琮非常欣赏眼前这个小姑娘,她对于陶瓷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打动了老先生。关宝琮研究辽瓷已有60年之久,他的梦想就是能够将这门消失近300年的技艺从历史中“打捞”出来,将其恢复、传承和创新。

  寻找一个传承人,是长久以来盘旋在老爷子心里的念头。于是,他在有意无意中,时不时地向孙天舒聊起辽瓷,向她讲述辽瓷的历史、工艺特色和艺术价值。当老先生最终表达出自己的心愿时,孙天舒感到“被幸福击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孙天舒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辽瓷是辽代陶瓷的简称,始于公元10世纪的辽王朝,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在传承唐朝传统技术、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区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的陶瓷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游牧民族风格。其中,三彩器是辽瓷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器物扁身,装饰用刀不用笔,有黄、绿、赭3个颜色”。

  当时,关宝琮对于辽瓷装饰工艺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对于辽瓷的烧制技法仍在探索。这份重任就落在了孙天舒的肩上,但在资料相当有限的条件下,恢复辽瓷技艺困难重重。孙天舒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整日与泥料为伍,在“暴土扬长”的窑厂里一次次尝试,一度一度地调整火候温度、一点一点地调制材料配比。

  回忆这段往事时,孙天舒用“不知者无畏”来形容当时的自己。在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后,她终于烧制出了色彩、密度、手感、音感均与出土的辽瓷文物相一致的瓷器,就此解开了辽瓷的“密码”。2017年,辽三彩烧造技艺成为沈阳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她自己也被认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关宝琮一直教导她,辽瓷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创新,要创作出有时代特征的、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孙天舒也认为,自己的责任不仅是让辽瓷烧造技艺“重生”,更是让这门技艺继续创新和发展,让辽瓷文化和艺术得以弘扬。

  2015年,孙天舒创办了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研发了200余款辽瓷创新产品,包括日用瓷、艺术瓷、文创用瓷3种类型,部分产品还入选“国礼”,走向世界。2024年6月,她创作的辽瓷作品在辽宁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亮相,10月又走进巴黎卢浮宫,成为中法国际艺术交流展上的参展作品。

  虽然已经走上了“高大上”的路线,但孙天舒仍然心系家乡。她说:“带动更多的人致富,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创业成功。”

  孙天舒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简单易学的技术,在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在地——沈阳市浑南区东湖街道古城子村,开设了公益制瓷培训班,免费向当地村民提供场地,发放材料和工具,并负责收购他们制作的半成品,用这种方式为农村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她还通过青创联盟组织联系到有需要的创业者,先后开办了50余次制瓷培训班,为600多名农村青年提供了创业和就业岗位。

  谈及今后的打算,孙天舒说,树立辽瓷产品标杆和推广辽瓷文化艺术教育是她最看重的两件事。在产品上要“立高度”,让辽瓷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在教育上要“做广度”,开发青少年研学课程、扩大研学规模,让辽瓷文化在更多青少年心里扎根、开花。

  ---------------

  江西

  刻木生花,“雕”出非遗新风貌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蒋肖斌

  冬日,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热情并未因寒冷消减,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蜿蜒曲折,引着行人穿梭于古香古色的建筑之间。在一家木雕工作室前,不少人驻足探头,年轻的匠人坐在工作台前,灵活地转动着刻刀,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从他手中诞生。

  这是抚州木质浮雕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许彬凯和他的工作室。传承木雕技艺20余载,许彬凯以木为纸,以刀为笔,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细腻镌刻于岁月纹理中,也镌刻着自己的人生。

  35岁的许彬凯出身于抚州一个木匠世家,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的老家秋溪镇被称为“建筑之乡”,“当年镇上两万多人,7000-8000人都从事跟建筑相关的行业”。他的爷爷也是一名老木匠,做了60多年,带出了很多徒弟。

  小时候的许彬凯就爱捣鼓木头,“那时家里什么都缺,就不缺木头和工具”。那个年代的小孩没什么玩具,他就自己做陀螺、弹弓。一来二去,他对木头的兴趣浓厚起来。14岁时,许彬凯的爷爷带着他到浙江拜师学艺,学习多种木雕技法,就这样边学边做了十几年。29岁时,他回到家乡创业,开了木雕工作室。

  “以前在外拜师学艺时,就是帮别人雕刻,别人拿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回到家乡后,慢慢看得多了,见识得也多了,就开始有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许彬凯说,改变始于2020年。

  那年5月,“文化的力量——文化强省系列文化活动”即将在抚州文昌里举办,他得到机会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对木雕吉祥物“戏宝”和“梦娃”,用木雕技艺展现卡通形象。作品后来进入抚州市旅游商品大赛的前10名,又在山东青岛的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还实现了量产。这给第一次用木雕做文创的许彬凯带来极大的鼓励。

  事实上,在尝试创新前,许彬凯也曾比较“保守”。“戏宝”和“梦娃”大获成功后,他上初中的女儿和读小学的儿子也很喜欢,他意识到,现在的孩子喜欢动画片里的人物。“他们好像叫什么‘二次元’。”许彬凯笑着说,“时代变了,你做的东西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年轻人就不会为它买单。”后来,他开始尝试做些其他类型的作品,比如动漫卡通中的人物,“这种小东西的市场经营销售额,已经连续两年占到我们总额的近35%了”。

  作为青年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许彬凯认为他们应开辟两条“赛道”——守正与创新。“传统的技艺,我们还是要传承好,把内功修炼好,把基础打牢才能厚积薄发;此外还要大力创新,特别是向年轻化方向创新。”

  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在许彬凯眼中,最重要的还是“人”。许彬凯是抚州市临川区第六届政协委员,每年他都会提出相关建议,给传承人一定的传承经费及相关帮扶待遇,提升传承人的生活保障。同时他也与团组织合作,让免费的木雕非遗体验课进校园。年轻一代的学生自己动手来设计制作书签、发簪、筷子等,由此沉浸式体验到非遗并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而是触手可及、融入生活的。

  关于未来,许彬凯还有一个心愿:在10年之内,创办一个抚州木雕非遗艺术馆。“那时我就可以自豪地对别人讲,抚州木质浮雕这项技艺,我传承得很好、我的家族传承得很好、我们抚州非遗人传承得很好,这是值得大家骄傲的事情!”

  ---------------

  陕西

  唱红“陕北说书”的他有了00后徒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蒋肖斌

  “头枕黄河面朝天,陕北的水来陕北的山……一嗓子吼了五千年……”这是陕北说书《刮大风》开场的唱词。2024年8月以来,因为《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为游戏中无头僧配音的陕北说书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熊竹英,一次又一次登台,为观众现场表演。

  陕北说书,一曲成名天下闻。

  1975年,熊竹英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现为横山区——记者注),这里是陕北说书的主要发源地,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陕北说书很感兴趣。17岁时的熊竹英生活艰苦,营养不良,比同龄人更瘦小,父母合计着让他去学艺谋生。恰好有一个同乡正跟着当时颇有知名度、人称“贺四”的说书艺人贺连善做徒弟。联系后对方表示愿意收徒,熊竹英就此成为说书“练习生”。

  熊竹英回忆,在那段吹着风沙到处露天表演的日子里,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观看学习师傅表演为主,跟着打锣,后来慢慢再加上吹笛子、拉二胡。第一次登台,是师傅“强迫”他独立演出,他只敢把视线投向没人的地方,强撑着说完十几分钟,立刻就溜下了台。

  1994年,熊竹英终于学成,和师兄搭班,四处接活。这年冬天,在一位雇主家,师兄连轴转累倒了嗓,原本只是弹三弦配合的熊竹英不得不上台救场,没想到大获成功,从那时起,他才真正敢登台说书。

  2006年,陕北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横山县招聘特殊艺术人才,熊竹英考入县文化馆。从此,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多,积极参加各种文化交流,与游戏、动画,以及其他民俗曲艺寻找合作机会。

  《黑神话:悟空》火了后,《黄风起兮》受到网友热捧,人人传唱,称之为“中式Rap”。熊竹英的观众从白发苍苍的摇扇老人,变成了挥舞着荧光棒的年轻人。

  年轻网友对《黄风起兮》的表演最集中的评价就是“有被夹杂着黄沙的大风吹在脸上的苍凉实感”;还有许多网友去搜索了其他陕北说书的表演视频,“才发现了这样深深扎根大地的、兼具乡土的现实性和文艺的创造性的宝藏”。

  近10年来,熊竹英也在不计回报地吸引青年传承这项技艺。他和家乡的中学合作,组织课外拓展活动,还收热爱说书的青年为徒。21岁的陕西榆林人张程鑫是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是熊竹英的一名00后徒弟。

  10岁时,张程鑫在爷爷家的录音机旁第一次听到说书,“倒不是真听懂了,而是被击中了基因里的审美点——就像黑神话火了,很多网友第一次听也不知所云,但是就觉得很上头”。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能听懂内容,“更加了解了其中包含的艺术底蕴和人文特色,从上头到走心”。

  高考结束后,张程鑫通过互联网找到熊竹英,私信表达拜师愿望。熊竹英此前遇到的年轻人,拜师大多是想以此作为谋生手段,文化课成绩优异、单纯热爱说书的张程鑫让他惊讶之余更被深深打动。张程鑫凭着韧性和聪明,几个月里就掌握了基本的说书技能。此后几年,张程鑫就趁寒暑假去拜访熊竹英求教。

  谈到未来,张程鑫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一波流量终会过去,陕北说书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传统曲艺,其传承一直都有不小的挑战,将来也会有”;但如今互联网发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域限制,提高传播效率。

  张程鑫即将深造,攻读语言学硕士,而陕北地区方言的精华集中在陕北说书艺术中,这份热爱和他的专业之间有着互相推动的作用力。他希望能做出更多的研究,紧跟浪潮,为陕北说书的传承贡献力量。

  ---------------

  黑龙江

  把冰雕琢成青铜器,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瑞雪初落,寒酥满枝,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鑫作为一名冰雕师,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近年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火爆全网,园区里一些颇具人气的冰雕作品,都出自与张鑫一样拥有冰雪情怀的艺术家之手。新一轮旅游旺季来临,他们再度启程,为天南海北的游客编织冰雪绮梦。

  入冬以来,晚上10点后的哈尔滨,气温常常骤降至零下15摄氏度以下,这正是张鑫最享受的创作时刻。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天寒地冻,万籁俱寂,凝心聚神去感受刀铲与冰面的碰撞,听那吱吱嘎嘎的声响,仿佛冰块正在与人对话。

  作为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冰雪雕技艺也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在张鑫眼中,冰雕最美的瞬间总是稍纵即逝,即便在东北地区,最佳观赏期也不超过4个月,“这是大自然启示我们,要敬畏自然,学会珍惜”。

  冰雪雕技艺从千年前走来,凝聚着东北人民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意趣,现在有越来越多人领略到它的魅力。张鑫介绍,近两年冬天,哈尔滨师范大学冰雪艺术研学基地几乎每天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竞相体验冰雪雕塑的乐趣。长期在凛冽极寒中坚守却鲜为人知的冰雕师,也迎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

  “曾经一到冬天,东北人就躲进屋子里‘猫冬’。冰天雪地半年闲,冰和雪仿佛成了经济发展的桎梏。”张鑫感慨。如今,东北人抢抓后冬奥时代机遇,把“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而冰雕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东北文化符号,也有力推动了冰雪旅游的飞速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嬉冬”的快乐。

  过去几个月,张鑫一直在思考,冰雕声名大噪后,如何守正创新,给游客带来更多惊喜。他记得,2024年1月,有个巨龙冰雕被小朋友不慎掰掉牙齿,90后冰雕师陈荣欣前去修补,给冰龙“镶”上新牙。这一场景,被游客拍下视频发布至网络后走红。“本以为只是例行维护工作,没想到上了热搜。”这让张鑫感到惊讶。

  他从中发现,大众对冰雪雕技艺的好奇心已逐渐被点燃,而那些饱含人文情怀并适宜拍照打卡的冰雕作品,往往更受游客青睐。张鑫还观察到,“非遗+”的跨界合作也正在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冰雕灯等文创产品,不但能将美景“打包”至更远的地方,还助推了非遗以多元姿态融入当地文旅产业的蓬勃浪潮。

  张鑫和团队正结合时下文博热,用天然有色冰来雕琢青铜器与玉璧。不久,游客就能在冰天雪地中与这些“文物”来场奇妙邂逅。“冰雪是自然的礼物,冰雕艺术则是文化的使者。”张鑫期待,深挖文化富矿,以自然为媒,以冰雪点题,让非遗在创造创新中焕发活力。

  ---------------

  河南

  90后女传人掀起“云端”太极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在群山之巅,在冰川之下,在日出江边,在老街巷里……一名身着白色太极服的女子,随着国风音乐,拳起风生,步落云动。网友们纷纷涌进评论区留言:“女侠好酷好飒!简直武侠小说照进现实!”

  视频里的90后女生,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李灵慧。她的故乡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素有“太极之乡”的美誉。当地人常说,“喝了陈沟水,都会翘翘腿”。李灵慧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这儿,大街上的小朋友说不定就是隐藏的“武林高手”。

  成长于太极拳世家,从小背拳谱长大,但儿时的李灵慧满心疑惑:这看起来慢悠悠、软绵绵的功夫,似乎一点儿也不能打,有什么好学的?直到有一天,身为国家一级拳师的母亲陈春爱对她说:“来,和我过几招。”李灵慧摆好招式,蓄势待发,没想到母亲巧劲一出,她就被甩飞了出去。

  “谁说太极不能打的,我就是被‘打’服后,彻底爱上了太极拳。”李灵慧打趣道。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明白太极拳的深厚智慧——蓄涵能量,刚柔并济,不显山不露水,暗藏千钧之力。她也慢慢发现,太极拳的哲学思想能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日常和面,也得把劲儿沉下来、稳下来,面才会和得更劲道”。

  2020年,中国申报的“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年后,李灵慧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创建自媒体账号,投身太极拳文化宣传。起初,村里不少长辈都不解,“一天到晚拿着手机和自拍杆,能成什么事业”。但李灵慧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让非遗更具传播力。

  如今,太极拳的攻防意义被逐渐淡化,而其修身养性的价值日益凸显。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太极拳“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意蕴,李灵慧常带着拍摄器材,前往山川湖海等气势宏大的开阔场景里打太极。镜头里,她的身心仿佛与天地共舞,静谧自然与灵动姿态相互映衬,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畅快。李灵慧还大胆创新,将太极拳融入街舞、说唱等元素,令网友看后惊呼:原来太极还能这么酷!

  “当前,社会节奏快,人们对于放松身心、疗愈自我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李灵慧认为,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捕捉社会情绪,借助太极文化的智慧为大家纾解困惑,让非遗与现实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她以自己为例,“每当心烦意乱时,就停下手中事务,打上一段太极拳,马上能恢复平静”。

  如今,李灵慧全网粉丝超60万人,其中00后占比近10%。这些“血脉觉醒”的年轻人,竞相学起了太极拳。外出拍摄时,还有外国游客兴奋地跟着她比画“Chinese Kungfu”。未来,李灵慧想帮助更多老拳师借助互联网传承非遗,“团结互助也是中华武术的品格之一,希望聚众人之力,共享太极与健康”。

  ---------------

  新疆

  哈密“绣郞”带着绣娘团队走上致富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怡蒙 记者 蒋肖斌

  来自新疆哈密的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人卡德尔·热合曼,热情地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他手边的维吾尔族刺绣产品。

  “先画图样,画完后剪出来贴到布上,照着绣。大概一个礼拜才能绣出来一个花帽。纯手工的,机器用不了。”卡德尔说。他又演示了如何用硬牛皮纸把布料撑开、定型,“成型以后,安上花边,一个帽子就做出来了”。2007年,他第一次完整制成的刺绣作品就是一顶花帽。

  哈密曾是丝绸之路重镇,长久地浸润在文明的交汇处。我们今天看到的哈密维吾尔族刺绣就是历史文化的结晶。这里的刺绣以从大自然中提取的纹样和几何纹样为主,最常见的是花草,有牡丹、佛手、莲花、忍冬、兰草、灵芝、石榴等,还有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卡德尔在设计图样时,就很青睐牡丹、佛手、荷花。

  2008年,由哈密地区申报的维吾尔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卡德尔的10幅刺绣作品在哈密市文化馆举办的一次民间艺术展上展出,得到了当地专家的肯定。

  2016年,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哈密成立,包括卡德尔在内的哈密市300多位刺绣师被派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深造。在此前,卡德尔是村里第一个“绣郎”,乡邻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曾因为传统观念,戏谑他整天拿着绣花针。

  通过传统工艺工作站,一家文化公司看中了卡德尔的刺绣作品,以10万元的年薪聘请卡德尔担任首席设计师。公司每个月都会给他传来新的订单,接单后,卡德尔把订单分发给他带领的、从五六个人发展到100多人的绣娘团队,让这些绣娘足不出户,就可以靠刺绣增收。她们的作品被发往新疆多个景区,作为纪念品、伴手礼向游客出售。

  截至2024年年底,卡德尔的绣娘团队接到的订单涵盖手机壳、笔记本、玩偶、冰箱贴、胸针等700多种产品,订单额累计超过100万元。

  ---------------

  浙江

  这个00后要做木活字印刷技术的青春“话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在2024岁末的“青年文化跨年夜”中,来自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00后讲师潘昱丞,向观众展示了一份温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一张婚书,这是潘昱丞团队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制作的文创品。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潘昱丞谦虚地说,自己资历尚浅,只是一个“青年传播者”。

  潘昱丞与木活字印刷技术的结缘,始于父亲的“引荐”。木活字印刷技术是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的一张名片,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如此,公众对它的认知度依然不高。

  出于保护和推广这项非遗的迫切愿望,潘昱丞的父亲潘胜南于2019年从瑞安市区来到东源村,成为位于村中的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馆长。在父亲的影响下,正在宁波读大学的潘昱丞也开始接触这门技艺,并且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与多位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承人接触后,潘昱丞意识到,这项非遗之所以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其中一大原因是缺少向外传播的“话筒”。身为瑞安人的他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大学毕业后,立刻回到家乡,做起了那个传播木活字印刷技术的“话筒”。

  潘昱丞跟随瑞安市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院长吴小淮,系统学习了木活字印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又拜木活字印刷技术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魁兆为师,研习技艺。

  潘昱丞介绍,木活字印刷技术包括书写、镌刻、捡字和印刷等一系列工序,难度很大。比如书写,要写老宋体的反字,以前要求很严格,要用毛笔在长宽约一厘米的小木块上写,还要写得漂亮;现在为了方便上手,毛笔改成了水笔,同时采用“以画代写”的方式,把反字“画”出来,已然轻松了许多。

  捡字听来简单,却并非易事。要迅速地在上万个字块中把所需要的字挑出来,就必须从熟记“捡字诗”开始。“捡字诗”有32句160个字,用来帮助记忆不同偏旁部首的字块在字库里的排列位置。“捡字诗”要用瑞安方言记诵,开头一句是“君王立殿堂”,就是说第一列是“君”字旁的字,例如“群”“裙”,都要在这一列里找。

  “师傅找一个字只需要两三秒,而我大概要1分钟。”潘昱丞感慨道,“木活字印刷技术想要做得好,没有10年功夫是下不来的。”

  潘昱丞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地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是专门为修印宗谱而延续下来的一门技术,最早从福建传入,之所以能在东源扎根并传承至今,与温州浓厚的宗族文化有很大关系。

  温州的大家族每隔15-20年就要重修一次宗谱,他们通常会请修谱先生一家老小带上木活字,入住家中,一待就是半个月,直到宗谱重新修印完成。然而,随着铅活字印刷术的普及,特别是电脑软件的出现,木活字印刷技术也逐渐没落,甚至一度面临消亡的危机。

  来到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工作后,潘昱丞愈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我要让木活字印刷术不只存在于课本中,而是走入大众生活。”

  于是,他和团队一边开发木活字研学课程,举办研学活动,向更多人宣传这项非遗,讲述它前世今生的故事;一边将东源村的木活字传承人集聚起来,开发和制作木活字印刷术的文创作品,让木活字印刷技术在更广泛的场景里被应用,为寻常生活增添趣味。

  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热爱传统文化的游客。自2020年起,温州大学已连续4年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来印制录取通知书。团队设计的婚书因为新颖独特,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当下年轻人喜爱。

  潘昱丞透露,接下来,他计划在更多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讲述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历史和传承人的故事,并通过线上渠道让东源村的传承人们获得更多收入。

  ---------------

  云南

  谁说彝绣老土,如今远销海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丹玮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流传着“彝家儿女会拿筷子就会绣花”之说。自打记事起,当地00后女生陈海燕就喜欢看外婆和母亲做彝绣。看她们的手指轻舞翩跹,引着飞针在绣布间穿梭走线,随着针脚起起落落,山川日月、花鸟走兽便跃然眼前。

  一针一线一布,究竟能幻化出多少形态?12岁那年,陈海燕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她接过母亲的绣针,成为家中第六代绣娘。

  彝绣是极其考验耐心和毅力的艺术。初学时,年纪尚小的陈海燕总是静不下、坐不住。每绣10分钟,心思就被别的事物牵引过去。后来,她索性将手机扔在一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绣就是一下午。

  不知不觉间,陈海燕已能沉浸其中,外界似乎安静到只有呼吸声。回过神来,夕阳已挂在山头,一朵红灿灿的马樱花,绣成了。“那是第一次体会到‘忘我’是什么感觉。”陈海燕认真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2014年,彝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海燕的母亲丁兰英也被命名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七彩彝绣”工坊,带动更多人靠手艺在家门口就业。

  当时,机器批量制衣技术已给传统手工服饰行业带来冲击,也让不少手艺人陷入迷茫。丁兰英却不慌,她给女儿解释,彝绣共有72种针法,其中14种是机器无法模仿和代替的,这也正是手工传承的意义。

  2022年大学毕业后,陈海燕回到大山里,想用更年轻化的方式传承彝绣。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彝绣曾是大众眼里“老土”的代名词,市面上部分机器生产的彝绣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低廉。那年她决定,要跳出传统框架,突破地域圈层,“让大家看到彝绣更多的可能性”。

  陈海燕观察到,有年轻网民反映,彝绣虽好看,但颜色和图案不够日常,“只能买回家纪念收藏,而穿戴在身上,出门有点难为情”。于是,她带领“七彩彝绣”工坊的绣工们,尝试降低传统彝绣较高的色彩饱和度,并把具象写实的纹样调整为柔和写意的图案,让产品的整体调性更易于融入日常。

  外界对陈海燕的努力给出了积极回应。2023年,她设计绣制的《山纹》笔记本和立体花刺绣斜挎包被大理大学收藏,还有一款彝绣布袋成为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新春礼包。同年,在东南大学的帮助下,工坊结合敦煌莫高窟元素,绣制“敦煌彝音”“敦煌彝彩”等系列作品,让彝绣穿过千年时光,焕发出新的活力。作品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展出时,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在陈海燕的推动下,工坊还与国际知名品牌联名合作,通过刺绣、贴布、印染等方式,研发200余款服饰,彻底颠覆了公众对于彝绣“老土”的刻板印象。2024年,联名服饰销售额超400万元,其中10%销往海外。

  绣工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一些曾经无经济来源的人,如今一个月也能赚到4000元。在陈海燕看来,彝绣源起于大山的万物生灵,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又以新的方式反哺着这片土地。

  近年来,由工坊研制的彝族服饰还陆续登上米兰时装周等国际舞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最炫民族风”,跑出了品牌化、市场化、特色化的“加速度”。如今,这项指尖艺术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华丽蝶变。

  陈海燕透露,目前,工坊已陆续收到来自法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的订单。一些海外卖家甚至特意嘱咐,要求保留彝绣的传统样貌,不要追随潮流对款式进行更改。2024年,一名巴黎餐馆老板批量购买了彝绣桌布和杯垫,他对陈海燕说:“谢谢这些张扬大胆的图案与色彩,让餐馆看上去充满了生命力。”

  工坊里有些年纪稍长的绣工,从未走出过云南大山,但他们的彝绣作品早已迈出国门,奔向辽阔的世界。谈及未来的彝绣“出海”规划,陈海燕信心满满。这位楚雄南华县最年轻的彝族服饰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很坚定,“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相信彝绣一定能在国际舞台迸发更璀璨的光彩”。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