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中医药发展规划、社会办医、“医闹”入刑、禁烟、青蒿素、全面二孩、医改、南航急救、银杏叶事件、保健酒事件、保健品双审核、医养结合、社区医疗、雾霾养生、互联网+……今年的健康产业热点频出、喜忧参半。年终岁末,在2015年度的大健康产业中,哪些受捧度最热的词语能够登上今年的健康年度榜呢?为您揭晓年度十大健康热词。
1.健康中国
核心:国务院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同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点评:“健康中国”的提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只有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推动“健康中国”这一目标真正实现。
2.中医药发展规划
核心: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进行全面部署。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的专项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规划》指出,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点评: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重在养生保健。
3.深化医改
核心: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七项重点任务包括: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在制定详尽工作细节的基础上,对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安排进度。
点评: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4月、6月、9月、11月、12月,不同政府部门制定的任务完成截点一目了然,然而,业绩不尽如人意。愿望是好的,但在执行上任重道远。
4.银杏叶事件
核心:国家食药监总局5月20日通告,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违规改变银杏叶提取生产工艺、非法生产提取物,并将这些产品销售给包括云南白药中药资源公司、仟源医药等上市公司在内的24家医药企业。在随后的两个多月中,国家食药监总局针对“银杏叶事件”发布公告20余篇,将擅自改变提取工艺,使用盐酸代替乙醇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原料生产企业,转卖、进购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生产问题产品的药企、保健食品企业一批批浮出水面。
点评:一片银杏叶引发的食药安全风暴对我国中药提取物的负面影响持续两个月仍在发酵。企业擅自改变提取工艺主要为节约成本,然而“银杏叶事件”以至随后再次检出的其他中草药含有害成分的事件,折射出的是我国中医药监管的缺失。国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参差不齐,也让出口大户“银杏叶”在国际市场上名誉扫地。
5.北京禁烟令
核心:6月1日起,北京实施最严禁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禁烟令。全面实施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文物保护单位、场、儿童医院在内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对于在禁烟场所违规吸烟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万元的罚款。
点评:北京最严禁烟令为全国无烟法规实施迈出成功一步。然而,如何让“史上最严”禁烟令不会在实际执行中变成“纸上最严”,让无烟立法这一记“重拳”不因立法与执法上的缺位而变成“空拳”,是北京市民在纷纷“点赞”的同时又担心的问题。看来,常态化还需要长久的时间。
6.“互联网+”医疗
核心: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专门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和“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自此,医疗服务机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普及和广泛使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到11月底,全国已经有1238家三级医院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库。同时,“互联网+”医疗受资本市场青睐。2015年,与互联网相关的医疗产业引发社会关注。
点评:移动医疗引发资本逐鹿,百花齐放背后是医疗版图的重新布局。借助“互联网+”这双改革的“翅膀”,为的是实现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的就医体验,更好的医患互动以及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对每个人的生命全周期给予更好的健康保障。
7.“医闹”入刑
核心: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上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将“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罪”变更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并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中明确加入“医疗”一项,指出“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医闹”不但入刑,而且该刑种的处罚级别也被提高,从原本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提高为“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点评:“医闹”入刑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医疗纠纷的化解步入法治轨道。不仅是涵养医患关系的力举,更是法律取信于民的彰显。法律须同医疗改革同步,以及医疗双方自省与理解,才能为医患关系注入时代新解,进而能够带动整个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改善。
8.保健品新规
核心: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保健食品的身份制是生产企业和主管部门一直“较量”的对象。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食品安全法》中,保健食品的申报将采用注册和备案“双轨制”管理,打破了之前全部采用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受理注册的管理办法。新法规带来宽进严管双轨制,保健品迎来宽进、巧管、共治、重罚的新机遇。
点评:保健酒、保健食品“安全门”逼出“最严食安法”。新法规五大根本改变在于把原来中央一级管理保健品变成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保健品从单纯的注册管理变为注册和备案双轨制度;保健品要制定原料名单和原料功能生成目录名单;保健品与其他食品在法律层面有了明确区别;对违法企业处罚力度加大,处罚额度从货值10倍最高提高到30倍。
9.青蒿素
核心: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带响了青蒿素的知名度。10月5日,作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青蒿素之母”的屠呦呦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月10日晚,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和证书。她让青蒿素赢得世界喝彩,更让中医药得到空前关注。青蒿素是从我国民间治疗疟疾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点评: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时我国专利意识的落后,因此,青蒿素并没有申请专利,也错失了依靠知识产权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机会。
10.全面二孩
核心: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2月21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等内容。如草案通过审议,新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而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
点评:“全面二孩”是人口政策的进步,此举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行新政策,还应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的生育服务措施,因为人不仅是消耗资源,还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把人口简单当做负担的观念应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