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0.10km^2 人口:2.80万人
9月,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红花套镇位列第95位。 2014年7月,红花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11月,农业部认定红花套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宜都蜜柑)。 2011年1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红花套镇为2011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红花套镇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位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南端,与三峡国际机场隔江相望,东距海运大港和焦枝铁路枝城站30公里,南与长阳恩施相连,是通往川东、鄂西的咽喉地带。 红花套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79户,27172人,总面积14877.6公顷,平均海拔高度106米。土地肥沃,气候温各,水利资源丰富。境内长江岸线长15公里,清江岸线长5公里,建有大溪、白洪溪、兵洞湾等库堰2000余个,可蓄水2000万立方米。 红花套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探明73种,优质石灰石探明储量在1.2亿吨以上,含钙量50%左右,是鄂西最大的优质石灰石基地之一,石英砂储量超过1亿吨,含硅量98%,素有鄂西玻璃原料基地之称。还有取之不尽的块石资源和红砂、粘土资源。 境内动、植物丰富,尤以松、柏、竹、鱼为多。柑桔是红花套的主导产业,柑桔面积15000亩,年产量34962吨,是宜昌市柑桔产业大镇。黄姜是又一新兴产业,种植面积近2500亩。库区水产养殖业方兴未艾,现已建成网箱养鱼1万平方米,库汊养鱼32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526吨。 红花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万人,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线电视入户率在90%以上,开通了10个村的程控电话,年内程控电话交换总容量达到5000门。全镇在校学生4212人,已创建2所宜昌市示范学校,2所宜都市示范学校,中考综合考评连续三年属全市前三名。全镇卫生普及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9%以上,人口自然拉长率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 随着沪蓉高速公路、川气出川和三峡右岸直流换流站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在境内的动工建设,红花套镇已成为宜昌市东南部经济圈和宜都市新的经济增长板块的重要一极。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277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3719万元,农业总产值9055万元。财政收入74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6万元,生产性投资1348.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9623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024元。. 城背溪遗址 城背溪遗址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吴家岗村东北50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为城背溪文化命名遗址。1983、1984年发掘。发现灰坑、灰沟。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器有斧、锛、凿、球、 红花套镇特产与美食 “红花套”牌柑桔 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果实圆球形,果皮墨绿,皮薄且韧,果肉嫩黄,多汁爽口,比其它无籽西瓜甜度高3个百分点。该品种三月下旬播种,七月上旬成熟。洋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340.00km^2 人口:0.00万人
龙舟坪镇位居清江中下游、东临宜都,北接宜昌,地处“一坝两库”(隔河岩电站大坝,高坝洲、隔河岩库区),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境内318国道、清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王渔省道纵穿南北。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1740米,最低海拔80米,年平均气温18C。全镇辖21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157个村民小组,32050户,82872人,其中农业户15687户,50948人,非农业户16363户,31924人。全镇国土面积340平方公里,山林面积9344公顷,耕地5257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 近年来,全镇紧紧围绕建设“清江旅游重镇、宜昌卫星名镇、湖北经济强镇”的目标,以旅游服务、商贸流通、建筑安装、酒精食品、蔬菜瓜果、水产养殖、花木药材为发展重点,逐步形成了“沿江兴旅游、城区强工贸、国道创特色、城郊建支柱”的经济发展格局。 农村经济围绕“果、菜、牧”三大支柱,实施农业结构调整,2002年全镇蔬菜总产量25664吨,柑桔总产量3268吨,茶叶总产量43吨,牲猪出栏46465头,山羊出栏10869只,肉类总产量3914吨,水产品总产量125吨,家禽出笼145189只。 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2002年全镇工企业新上项目资金总投入达2000万元,白氏坪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园区、蘑菇、肉羊深加工、清江中学科技实验楼等项目顺利竣工。镇属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宜昌清江酒精厂实施了鲜红薯加工生产线和发酵工艺改造项目,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镇共有民营企业2898家,从业人员10095人。以白氏坪、王子石、花坪、后山等为代表的个体私营经济园区逐步形成壮大,以宝山宫宾馆等为代表的大型宾馆服务业蓬勃兴起。民营企业昌农公司生产的“土家嫂”豆瓣酱系列和‘十八弯”土家酒荣获市中外游客信得过旅游产品和全省消费者满意产品。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镇建立地面电视接收站10个,-差转站1处,有线电视可收视17个台的电视节日,扩至3000多户。年内程控电话交换容量达到15000门,电话达到31200部,电话通村21个,夷陵通、数字机、无线接入电话相继开通。公路通村达到21个,通车里程达到426公里,21个村全面完成农电改造。. 10月,龙舟坪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717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龙舟坪镇榜上有名。 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龙舟坪镇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龙舟坪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龙舟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长阳观音阁 长阳观音阁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座落于县城东区、清江北岸,距三峡宜昌40多公里。寺院简介长阳观音阁寺庙始建于明代,为长阳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新编《长阳县志》载:“观音阁,位于龙舟坪镇……详情>> 龙舟坪镇特产与美食 清江奇石 清江奇石,孕育于八百里清江。清江古名“夷水”,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撰文作记:“夷水……之经者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巡颓浪者不觉……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239.00km^2 人口:8.79万人
9月,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枝城镇位列第23位。 2020年9月,枝城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18位。 2015年1月,枝城镇入选第二批美丽宜居小镇示范名单。 2014年7月,枝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8年10月,枝城镇入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枝城镇位于宜都市东南部,东隔长江与枝江市相望,东南与松滋市接界,南与松木坪镇相邻,西与王家畈乡、聂家河镇相连,北与姚家店乡、陆城办事处接壤。 全镇辖28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国土面积239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2788.5亩,耕地面积56427亩,其中水田34260亩,总人口达87881人,农业人口65107人,占总人口的74%。 全镇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分地区属于武陵山脉的丘陵地带,东北部临长江有一些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323.5米,东部官洲为最低点,海拔38米,南部最高点云台观,海拔889米。 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量同步变化,年平均降水量1212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183.9毫米,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5天。 境内7个土壤种类均有之,其中最主要的土壤有红壤土、黄绿土和紫色土,有较丰富的石灰石、重晶石和大理石等矿藏资源。 枝城交通发达,全国第二条南北交通大动脉——焦(作)枝(城),枝(城)柳(州)铁路(复线)经枝城长江大桥相连,镇内国铁干线15公里,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运条件十分优越,港面宽阔、水流平缓,河床稳定,港水深,岸线长达7000米,枝城港口以中转煤炭、石油、磷矿、建材等大宗货物为主,年通过能力625万吨。是国家经贸委批准的全国四大煤炭配送中心之一。 枝城镇是宜都市三大粮油产区之一,粮食2003年总产量为25121吨,油料总产量为3361吨,柑橘总产量2519吨。 枝城是宜都市的工业重镇,是我市化工建材工业园区的集聚地,境内有省、地、市属厂矿企事业单位达31家。近年来,湖北宜化、华新水泥、海南欣龙、斯帕尔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枝城,构筑起化工建材工业园区的骨架,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枝城的城镇工业、城镇建设相关产业的发展。2002年,枝城镇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称号。2003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示范镇和湖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王永彬墓 王永彬墓(清),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五组。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251.20km^2 人口:0.00万人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河溶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河溶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河溶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地理位置:河溶镇位于当阳市东部,地处三峡地区所在地宜昌市东大门,位于东径111°56′,北纬30°36′。东临荆门市,倚207国道;南与江陵县、草埠湖镇接壤,接汉宜公路;西与两河镇隔河相望,背三峡机场;北与育溪镇毗连,通焦柳铁路,距当阳城区27公里。历史上商贸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漳东重要的物资、信息、资金的集散地,是宜昌市的粮油大镇、水产强镇。 人口面积:全镇国土面积 251.2 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 10.3万亩,林地面积4万亩,水面面积3.8万亩。辖19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44个镇直单位,5个市直驻溶单位,总户数16763户,总人口54912人。 资源优势:该镇富含矿产资源,已探明石膏储量9449万吨以上,控制含膏面在40平方公里,含膏组36层,划分9个工业膏组,膏层最大厚度3.99米,最小厚度1.5米,平均厚度2.1米,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属特大型石膏矿床。尤其是雪花膏储量和品位居全国之首,含三氧化硫40%,氧化钙32%,结晶水19%,二水硫酸钙平均含量在85%以上。水利资源丰富,有漳河及沮漳水系,莫家湖、朱家湖经多年人工改造已变为沃野田地,东部丘陵区于60-70年代修建2座中型水库、7座小Ⅰ型水库、6座小Ⅱ型水库,承雨面积83.53平方公里,总库容5173.5万方。山地资源富足,有丘陵岗地4.7万亩,山林4万亩,河滩洲地0.5万亩,可承载山羊喂养10万只,目前喂养3万只,发展潜力巨大。优质粮油资源丰富,优质粮面积10万亩,优质油面积7万亩。 历史沿革:河溶镇初名溶市、合溶,后改称河溶,据《中国古今大辞典》记载:“沮漳二水至此合流,故名”。1927年置联保处,属当阳第三区署;1945年,改置河溶镇公所;1949年7月称河溶镇。1979年河溶镇人民公社设立陈场、赵湖、河溶3个管理区。1984年,撤社并区,撤销管理区,设立河溶镇、官当镇、丁场乡、两河乡、孙场乡、赵湖乡、陈场乡,隶属河溶区人民政府。1987年撤区并镇,成立河溶镇人民政府,辖23个村;将官当镇、丁场乡、孙场乡、两河乡所辖25个村分立出去,成立新的两河镇、官当乡。1990年河溶镇设立陈场、赵湖、河溶3个农村党总支。2000年8月撤消农村党总支。2001年3月河溶镇与官当乡整体合并,成立新的河溶镇。. 磨盘山遗址 东周遗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东200米,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文化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岗和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5米。是一处楚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遗址 七星包墓群 七星包墓群位于当阳市河溶镇红联村七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243.00km^2 人口:5.79万人
11月,鸦鹊岭镇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宜昌丝竹)。 2014年7月,鸦鹊岭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鸦雀岭镇地处夷陵区最动端,位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东与当阳市中心城区毗邻,南与枝江市、猇亭区接攘,汉宜公路、宜黄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公路纵贯东西,焦枝铁路、鸦官铁路横贯南北,现有19个村,1个居委会,99个组,17665户,57926人。全镇国土面积243平方公里,是湖北省著名的“鱼米之乡”、“国蔬之乡”和“牲猪之乡”。200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89亿元,农业总产值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2元,财政收入1240万元。.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315.00km^2 人口:4.40万人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143.72km^2 人口:2.08万人
昭君镇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地处兴山县中南部,该镇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43.72平方千米,这里交通便利,境内有有209国道、312省道、252省道穿境而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128.00km^2 人口:0.00万人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素有“三峡咽喉、西峡明珠”之称的屈原故里归州镇,位于三峡大坝上游33公里的西陵峡北岸,地处湖北省秭归县腹地中心,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03亩,辖归州、向家湾、彭家坡、屈原庙、周家湾、香溪、向家店、万石寺、宫庄坪、盐关、贾家店、白果园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1个村(居)民小组,29990人。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历为长江中上游的交通要镇,鄂西山区的商贸重镇和闻名遐迩的“中国脐橙之乡”。 归州是一个文明古镇,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30万年前,人类便开始在这里定居,3600年前,古归国在这里诞生,3100年前,楚始都在这里建立。千百年来,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归州,诞生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走出了“民族和睦使者”王昭君,演义了硝烟弥漫、鼓角齐鸣的三国故事,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 经济发达 归州是一个经济重镇。第一块脐橙基地就建在归州,从归州脐橙园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金奖。归州脐橙内销大江南北,外销世界各地,为秭归挣得中国“脐橙大县”、“柑桔之乡”的殊荣。归州的农业基础日益厚实,拳头产品脐橙发展到20000亩,常年产柑19994吨,人平产柑位居全市前列。全镇以柑桔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已成为峡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工业布局日趋合理,结合库区企业移民搬迁,兴建了一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企业,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形成了以建材为龙头、以加工为重点的工业体系,开发了砂页挂板、文化石等10多个优质产品,打入省内外市场。乡镇企业实现了二次振兴,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和对移民企业的结构调整,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装卸运输企业和各种商贸企业相继组建。特别是归州私营经济在秭归县独树一帜,拥有全县乃至三峡库区乡镇中规模最大、规划最优、区位最佳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建材市场,吸引来全国各地5000余人在此经商置业,已发展成为全县的商贸批发中心。 归州是一个旅游新镇。归州新镇坐落于距归州古城3公里处的屈原庙村陶家坡,依山就势,背山临江,呈“凹”形分布于屈家沟东西两侧,是一座乡土气息浓郁,文脉传承清晰,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的库区移民搬迁镇。归州新镇功能齐备,设施齐全,淳朴自然,幽雅别致,极具屈风楚韵。当人们置身于这座依山傍水,绿树环抱,规划布局合理的小城中,看着这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欣赏着这一处处精致入微,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就会真正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在这里,高峡平湖尽收眼底,西陵风光壮观依旧;巴楚文化、三国文化、屈原文化、昭君文化、柑桔文化更增内涵;赛龙舟,玩龙灯,吃粽子,送祝米等浓郁的民俗民情更添特色。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寻找古老归州那似曾熟悉的厚重背影,而且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息。 古老的归州已经消逝,崭新的归州悄然崛起。看!古城归州的灵魂在新的地方延伸,她正以全新的姿态创造着屈乡故里更加美好的未来! - 新镇崛起 新的归州镇是一座移民新镇,属秭归老县城所在地,地处长江西陵峡北岸,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和魂归地,也是美人王昭君的出塞地。全镇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居)委会,29990人。该镇2002-2004、2005-2007年度被评为湖北省文明乡镇,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2007年被命名为“湖北省卫生镇”。2008年,归州正在创建“全国卫生镇”、第四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和新一轮“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 2002年完成搬迁庆典的新集镇,近期规划1.2万人,占地80公顷;远期规划1.5万人,占地150公顷。归州新集镇以其优美的环境和“乡土味、文化型、生态镇”的独特风貌受到各方赞誉。 九龙路 九龙路因移民搬迁前秭归老县城的九龙奔江而得名。九龙路属集镇三条主干道之一,是连接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 屈子街 屈子街仿明清建筑,集中展示了三峡民俗风情,分民间工艺制作展现、峡江美食加工、山里货色经营、观赏峡江人民远古劳作农具、品茶休闲等五大类,成了一条旅游街。 迷人的广场夜景 政府文化广场位于集镇中心,整个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保留了峡江传统的建筑特色,注入了地方性和民俗性,使广场成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 污水处理厂 投资1200多万元的归州污水处理厂占地13.38亩,于2004年3月开工,2005年10月竣工,2007年6月15日正式投入运行。截止目前,处理集镇污水37.04万吨,污泥177.03吨,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欢快的移民群众 三峡工程建设让库区移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归州镇屈原庙村年过七旬的移民群众李国定夫妇在全镇民间文艺汇演中正玩着采莲船。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归州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归州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归州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0年9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归州镇为2009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09年1月,归州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归州故城遗址 归州故城遗址位于秭归县归州镇,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456.00km^2 人口:2.30万人
樟村坪镇地处夷陵区北部,与远安、兴山、保康接壤,海拔750-1750米,地域面积456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364平方公里,是我区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总人口23000人,辖14个村,一个居委会,64个村民小组,该镇矿产资源和生态林业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形成支柱产业,有磷矿、硫铁矿、金矿、石墨矿、重晶石矿等多种矿产品。特别是磷矿储量达2.3亿吨,2002年,实现工业 农业总产值6.4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026万元,财政收入22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6元。. 2020年9月,樟村坪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59位。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樟村坪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夷陵杨家祠堂 夷陵杨家祠堂(清),夷陵区樟村坪镇栗林河村一组。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湖北省面积:210.00km^2 人口:0.00万人
夷陵区龙泉镇位于宜昌市东部,湖北省西南部,北临长江三峡,东临荆楚大地。这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城镇。它以稻花香牌白酒和绿色食品金银岗牌柑橘而闻名。它是名酒和橙子的故乡。全镇面积210平方公里,20个行政村,16000多户,50000多人。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4亿元,财政收入8201.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75元。被六部委列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小康之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