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71.26km^2 人口:7.80万人
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石碁镇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10月,石碁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38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石碁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石碁镇榜上有名。 石碁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番禺区中部,总面积7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外来人口约18万,下辖29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地理位置优越,东离莲花港7公里,水陆直通九龙、香港;西与番禺区政府所在地相连,北上广州市13公里,南距南沙港36公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厚,历来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黄金地带,是番禺区经济繁荣的地区之一。 石碁镇历史悠久,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建番禺郡以来,渐有中原军民南移入居境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石碁成村于明初,因村头称“龟如石”处有一石质碁(棋)盘及石质碁(棋)子而得名。石碁是个文明古镇,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传统浓郁。曾涌现出教育家、书法家麦华三、一代武术宗师黄啸侠等著名人物;拥有享誉盛名的沙涌鳌鱼舞、大龙孔子诞、凌边乞巧节等民间文化艺术和历史悠久的傍东流芳堂、石碁同安社、新桥九成书院等名胜古迹。 改革开放以来,镇委、镇政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深化改革,与时俱进,从石碁镇实际出发,抓住机遇,不断增创新的优势,走出一条“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地产富镇、科教兴镇、法制治镇、文明美镇”的具有石碁特色的路子,全镇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石碁已跻身全国百强乡镇之列,被评为全国乡镇工业示范区50强。2003年实现全镇社会总产值89.7亿元,生产总值27.1亿元,税收4.31亿元,财政收入17584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8445元,职工年人均收入13755元。2004年1—5月,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2亿元,增长20%,工业产值35.3亿元,增长32.75%。 石碁镇以“三年一中变”为目标,以创建省高标准文明示范镇为契机,大力推进“十件实事”、“四个一”工程和镇容村貌建设,镇村面貌明显改变,城市化进程迅速提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较好成绩,曾获全国百强乡镇、全国乡镇工业示范区50强、广东省百强乡镇以及省市文明镇等光荣称号,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卫生先进镇、广东省体育先进镇、广东省农村综合实力强镇。. 孔尚书祠 孔尚书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20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九年(1883)和1995年均有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8米,总进深22.4米,占地 大刀沙村 大刀沙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南部,是由市桥水道、沙湾水道和大九律水道这三条水道环绕而成的孤岛。由于受河流阻隔,至2007年,大刀沙村是番禺全区唯一未通公路的“孤岛行政村”。从地图上看,大刀 阙里南宗祠 阙里南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18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曾多次重修,清光绪九年(1883)平基重建,2000年族人集资重修。坐北向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 番禺节孝流芳牌坊 番禺节孝流芳牌坊位于石碁镇凌边村大庙附近,年代为清咸丰二年(1852)。该牌坊奉旨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用花岗岩建造,为三间四柱三楼牌坊。造型美观大方,艺术价值较高,对研究清代番禺乡风 凌雷门、凌栋墓 凌雷门、凌栋墓位于石碁镇凌边村飞凤岭,年代为元。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为花岗岩砌筑的交椅墓,规模较大。墓道前设有石狮、华表,显示墓主身份显赫,两墓主均为南宋抗元将领。2010年11月8 凌边会堂 凌边会堂位于石碁镇凌边村凌环南路3号,年代为1961年。1961年建,屋顶用工字钢搭建成巨大的“人”字形。大门屋顶保存了五角星装饰,具有典型的大跃进时期建筑风格。内部墙体表面有大量毛主席语录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116.40km^2 人口:13.30万人
花山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位于花都区东部,东邻花东镇,南接新雅街,西接狮岭镇、新华街、花城街,北接梯面镇。紧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中心城区,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侨乡。行政区域116.40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花山镇常住人口133010人。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169.40km^2 人口:12.10万人
10月,钟落潭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18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钟落潭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钟落潭镇榜上有名。 (一)地理位置。钟落潭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东北部,北部以流溪河为界,东北部与花都市花东镇相望,东部与萝岗区相邻,西部、西南部分别与人和镇、太和镇毗邻。镇域内现有新广从公路东北-西南向和京珠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穿过。镇中心区距广州市区约30公里,东北距从化市区约30公里,往广州新机场约1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地势由高到低延伸,自东南向西北走向,南倚帽峰山脉,北拥流溪河,生态自然环境优越。 (二)行政区域及人口规模。钟落潭镇总面积为169.4平方公里,下辖37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2008年户籍总人口120543人,其中农业人口93400人,非农人口27143人。 (三)经济发展规模。在农业方面,粮食种植面积为42000亩,总产量约14000吨;水果栽种面积共33400亩,总产量小年3000吨,中年7500吨,大年10000吨。在工业方面,全镇共有生产性企业1082家,2008年纳税超100万元以上的企业45家(2007年为35家)。 (四)规划定位。钟落潭镇是市确定的南拓、北优、西联和东进空间发展战略中的“北优”区域;在区发展战略规划上属“北部整合发展区”,是十多年前国家建设部定位的“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原钟落潭与竹料、良田合并后,被正式确立为省级中心镇。目前,钟落潭的城镇性质定位为“两区一基地”:即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积聚区,白云区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区,广州市近郊生态观光、农业基地。 (五)发展目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空港经济的辐射带动为依托,以广州市综合保税区落户我镇为契机,紧紧围绕强镇富民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用3—5年时间,努力将我镇建设成为环境宜人、适宜居住和创业的新型生态型城镇。 钟落潭在清初康熙二十五年的番禺县志中已有记载 称钟落潭圩(又名樟木潭),它的前身是三角市,在现圩的西北角,当时有几十户人家,建屋宇街道形似三角, 故称为三角市。三角市生意兴旺, 因而吸引了很多商人 到来建铺营生,在短时间内便建有一二百间店铺,商人 们为了祈求出入平安,生意舆隆,自愿筹集一笔资金 在中心地带建有一间关帝庙。当时以庙命名的街道就有: 庙横街、庙前街、庙前在街。那时为了有朝钟暮鼓之说,故在庙宇建成之时,便派人到广州购买钟鼓,用小木船 沿流溪河逆水撑回。可是船到泥角潭时(泥角潭位于钟 落潭圩河边渡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把船件的大钟 抛下潭里。说也奇怪,大钟被抛入潭后,使风平浪静,万里晴空。事后人们经几番努力也未能把大钟打捞起来。 商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便把三角市改为钟落潭圩。 “钟落潭”的传说 广州白云区有个镇叫钟落潭。外地人都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奇怪,其实说起来,这里面还真有一段古。 相传从前流溪河畔有间古庙,庙里有个钟,能自动鸣响报时,声音洪亮,方圆几十公里的村民都是听着此钟声起居饮食劳作休息,非常方便,所以村民们都很珍惜这口钟,将它奉为神钟。 村里有个地主,外号叫王剥皮。他想:此钟是无价之宝,如果占为己有,让它按我的意思来鸣响,岂不是可以让那帮农民多为我干活,少休息。于是他到庙里要求买下此钟,可是庙祝说:“此钟是本庙的镇庙之宝,给多少钱也不卖。” 王剥皮恨恨地想,你不卖,难道我不会去偷吗?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剥皮带着几个家丁来到庙外,他让一个家丁先爬入围墙,从里面开了门,其他几个人一拥而进,抬起此钟就走。想不到几个人做贼心虚,匆匆忙忙走到村里一个水潭旁时,突然听到几声狗叫,几个家丁不由惊慌失措,只听口扑通一声,连人带钟掉进了水潭。 从此村里再也听不到钟响,村民们非常遗憾。他们几次找人带着竹竿来打捞此钟,却一直找不到。而水潭自从跌进了此钟后,潭水越来越甘洌,周围的庄稼都长得十分好,于是村民们高兴地把此地称为“钟落潭”。 龙岗村曾氏大宗祠 龙岗村曾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龙岗街114号,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龙岗街现状路西边线,南至曾氏宗祠南侧相邻建筑 障岗古村落 障岗古村落位于钟落潭镇障岗村。占地近100亩,村落建筑已有620年历史,清代乾隆二十八年扩建的“耀斗胡公祠”是村落的重要建筑之一。后来村民(约400户)迁出后留下这片古屋群。古村坐北朝南,一 龙岗曾氏大宗祠 曾氏大宗祠在钟落潭镇龙岗村,又名追远堂。据族谱记载,龙岗村曾姓为曾子后裔,追远堂之名出于曾子语“追远民德归厚”。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建。坐西向东,5进深,占地966平方米,灰塑瓦脊 西湖社学旧址 西湖社学旧址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长沙埔村迎龙街43号,年代为184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东北至相邻建筑边线, “淡墨流芳”牌坊 “淡墨流芳”牌坊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蚌湖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以围墙为界,北从牌坊外缘外延5米,南至旗杆夹石一线。建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160.00km^2 人口:18.00万人
花都芙蓉旅游度假区花都华严寺盘古王庙 10月,狮岭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983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狮岭镇榜上有名。 9月,狮岭镇上榜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位列第68。 9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狮岭镇榜上有名(休闲农业)。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狮岭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狮岭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狮岭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接广州,北靠清远,距广州市中心城区34公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公里,京广铁路广州北站5公里,是南北商贸重镇;交通四通八达,107国道(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贯穿全镇,杨赤线公路、芙蓉大道、山前旅游大道、平步大道等公路与广清高速公路狮岭出入口相互连接;镇域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9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多人,其中外来人口近10万人,下辖25个村(居)委员会;旅游资源丰富,辖内有盘古王庙、省级芙蓉旅游度假区等著名景观。 2002年,狮岭镇先后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皮具之都”光荣称号、被广东省、广州市确定为首批中心镇村建设试点单位。自此以来,狮岭镇一直遵循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广州市特色产业卫星城、花都片区副中心和以皮革皮具为主的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基地、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的定位目标,坚持“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皮革皮具第一”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皮革皮具产业,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 “品牌效应”日益明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6亿元,工业总产值82.6亿元,税收1.9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600元。 目前,狮岭镇已形成集皮具设计、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信息交流相配套的产业集群体系,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皮具生产销售中心和皮具原铺材料集散地。有皮革皮具商行和生产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2万人,年产皮具4亿只,年产值超过60亿元,狮岭的皮具产品份额占广州市60%,占广东省35%,皮革皮具交易总量为全国第一;中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已建成四期工程2800间商铺,每天交易额超过200万欧元;国际性皮革皮具行业盛会——一年一届的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更使狮岭蜚声海内外。此外,恒大、新鸿基等地产集团已进驻落户狮岭,金碧御水山庄、南航碧花园、五溪御龙湾、民航芙蓉山庄等大型山水生态住宅区在山前旅游大道以北悄然崛起,并形成房地产走廊。 今日的狮岭是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美丽神奇的地方。今日的狮岭在走向国际化、引领产业时尚的同时,展开博大胸怀,以优质服务,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诚邀天下客商,共创商机,共谋发展,共展辉煌,共铸中国皮具之都,共建世界皮具之城。. 花都芙蓉旅游度假区 广州市花都区芙蓉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广州北郊著名的AAAA级旅游胜地。距离广州市中心区仅1小时车程,交通便捷。区内群山逶迤,松林迭翠,飞瀑流泉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山顶负离子6000个/mm3,自 花都华严寺 花都华严禅寺原名观音寺,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历史上信众群集,香火兴盛,近百年来几经兴废。该寺位于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称仙姬山)。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处。华严寺位于距广州市中心 盘古王庙 盘古王庙位于花都狮岭镇北面的盘古王山,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光绪二十七年(1909年)重建。民间传说盘古王是开天辟地的神,生于天地混沌中,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 芙蓉峡至尊漂流 芙蓉峡漂流位于芙蓉度假区的峡谷中,芙蓉峡处于一个完善的旅游度假区中,芙蓉峡旅游配套更加齐备。这条芙蓉峡谷呈“Y”字形,最刺激的猛士漂从山的最顶端开始,全长8000米。而喜欢休闲的人们也可以选 盘古王旅游区 盘古王旅游区坐落于花都狮岭镇振兴村的盘古王山麓。盘古王山传说是由盘古王变成的盘古王庙又叫盘古神坛,是广东一处闻名的游览、登高胜地。而盘古王开天辟地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 中国皮具文化园 中国皮具产业文化创意园(简称:中国皮具文化园,又名“阳光6号”)位于花都区狮岭镇阳光路6号,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多平方米,其中17000平方米用作产业旅游的基础设施建 狮岭镇民俗文化 狮岭黄豆酱传统制作技艺 黄豆酱,是将煲淋的黄豆与炒熟后磨碎的小麦、大米等充分混合发酵制成的传统调味酱,花都人称其为“面豉”。清代以来,花都民间一向有酿造面豉的风俗习惯。狮岭镇卢玉清家族产的黄豆酱,以精选当年产优质黄豆和小麦、 狮岭镇名人 杨伊琳 杨伊琳,1992年8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2003年3月加入广东省队。2006年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2007年1月10日,杨伊琳进入国家队。2008年体操世界 李守纯 李守纯(1908~1944),原名宋耀宏,曾用名来英、李保明、李明、李守信,狮岭镇黎村人,革命烈士。民国11年(1922),李守纯在广州沙面一家洋行当杂工,后加入洋务工会。民国13年7月,他参加中共领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95.71km^2 人口:11.00万人
江高镇是省确定的中心镇,也是广州市首批重点建设五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广州市白云区将原江高镇、神山镇合并组成新的江高镇,调整后的江高镇辖区总面积达95.71平方公里,总人口110,927人。江高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她南距广州市区10公里、毗邻新白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纵贯全镇,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就设在镇内,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发达的航空、公路、水路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200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3.8%;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为16:61:23;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578元,同比增长4.6%;全年实现国税、地税收入3.2亿元。 ●发达的交通网络 镇中心区南距广州市区10公里、北距花都中心城区5公里,西与佛山南海接壤,处于穗、深、港、澳交通枢纽地带,拥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辖区内高等级公路纵横交措,有广清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西二环高速公路(在建)等三条高速公路,以及新广花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穿过。 铁路:京广铁路纵贯全镇,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及广州铁路北站(货运站)。 航空:距离新白云机场6公里,由镇区到机场仅15分钟。 港口:镇内流溪河、巴江河可航行500至3000吨船只,距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黄埔港也仅有25公里。 二、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 按照修编后的《江高镇总体规划(2004-2020)》,江高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环境、区位和人文优势,以工业为基础,保持都市农业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广州市中北部的现代化卫星城。作为广州市重点发展的中心镇,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远期(2020年)将达到22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20万人。未来发展将以原江高镇中部为中心,将原神山片区逐步向江高城区靠拢,连片发展,形成“一主两副,两片多组团”的空间格局。 ●“一主两副,两片多组团”的空间格局 一主:即在江村、塘贝村之间、现城镇北部构造新的行政办公与文化、商业活动的中心区,集中布局商业金融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形成主中心区; 两副:包括原神山、江高原有的两个镇中心,通过配套完善改造环境,形成镇区的副中心; 两片多组团:以北二环分界的南部片区和北部片区两个城市功能相对完善地带形成镇建设片区,其中南部片区包括物流建设组团、核心组团、商住组团、教育建设组团、产业园组团,北部片区由居住组团、产业组团、商贸物流组团组成。 三、中心镇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近三年来,江高镇努力改善中心镇创业和生活环境,不断增强中心镇吸引力和凝聚力,镇域内市政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通讯、邮政、供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教育卫生资源优势尤其明显,不少指标已达到市提出的中心镇建设标准。大力构筑城区路网主骨架,共投入资金9200万元建设了江人路、金沙路、环镇路、神山大道和江府路、旧广花路道路;拥有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都医院、二甲医院)以及广州市脑科医院、白云区中医院、广州市卫生学校等多间卫生医疗单位;辖内共包括大中专院校9所,中小学校26所,其中省级小学1所、市级小学1所,广东白云学院、广东省机械技工学校、广州市65中等名校就在镇内;全镇还拥有省一级文化站1个,各种书画协会、私伙局等民间团体近10个。 四、积极打造农产品配送基地 江高镇一直是广州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4.57亿元。全镇现已初步形成红葱、韭菜、叶菜、水产四大生产基地;发展了江村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水沥红葱市场等一批具有生机活力的市场;培育了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州市江丰实业有限公司、大鹏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大田马蹄粉厂等一批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江村黄鸡”、“大田马蹄”、“大鹏家禽”等农业品牌。以生态化、市场化、基地化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江高镇现正积极打造广州市农产品配送基地。近期将主要抓好广州市农产品配送中心、广州市粮油市场、广州禽类交易市场、万亩红葱基地改造建设、韭菜生产基地和市场申报、叶菜和水产示范基地建设。 五、工业基础雄厚 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努力抓好现有工业的巩固、提高和优化,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64.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45亿元,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共39个,合同投资金额约2.5亿元,实际投资金额3亿元。目前,镇内拥有总面积达8700亩市、区级的三大工业集聚区——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开发试验区、神山工业集聚区和荔湾工业园。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个,其中包括王老吉、欧派橱柜、白云电器、广铝铝业、好迪化妆品、采诗化妆品等知名企业。工业发展逐步形成以铝材、汽车配件、五金、制衣、皮具、化妆品、电器、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日用轻工等为主的工业产业群体。 六、重点发展物流产业 充分依托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立体式交通网络,我镇将大力构筑物流运输平台,打造“临空港型”、“铁路站场型”、“公路枢纽型”、“河港型”相结合,包含现代化的储运、二次加工包装、物资调配与网络化管理、交易展示等在内的区域性综合型的物流园区。在广州市副市长的直接关心下,我镇被确定为广州市首个镇商业网点规划示范镇,并组织市、区多个部门为我镇编制了《江高镇商业网点规划》,为我镇物流、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目前,我镇既有以物流业经营为主的羊城铁路总公司铁路配件厂、担负着华南地区邮件中转及广东省内邮件的集散处理任务的广州邮件处理中心等物流主导企业,也初步建成了神山商贸城、郭塘物流城等多个物流、商贸和仓储产业组团,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月,江高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33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江高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江高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江高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雄丰村卢氏大宗祠 雄丰村卢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江高镇雄丰村雄丰东明街旁,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雄丰东明街大巷、雄丰中街八巷东边线,北至福生街二巷……详情>> 周汝钧故居 周汝钧故居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南岗东路东周8巷2号,坐西向东,为三间两廊建筑。长11.30米、宽10.10米、高7.50米。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红砂岩石脚高1.80米),硬山顶,锅……详情>> 江高镇名人 周汝钧 周汝钧(1858-1906),名常俭,字约存,别字节生,号省斋。番禺县慕德里司南岗乡(今属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人,自幼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曾在学堂专课三年,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光绪十…… 伍观淇 伍观淇,字庸伯(旧名冠球),1886年生于广东番禺县南浦村(今广州市白云区神山镇南浦乡)。伍观淇祖上是耕田人家。观淇6岁入私塾读书,16岁时考入两广高等学堂。后来因参加一次涉嫌反清的-,被校方除名,故……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155.37km^2 人口:12.05万人
10月,太和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14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太和镇榜上有名。 1月,太和镇被授予2020年度广东省卫生城镇荣誉称号。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太和镇榜上有名。 太和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中部、广州市几何中心,是广州市15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6月白云区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后,该镇辖原太和、龙归两镇,共21个村民委员会(258个农村经济合作社)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土地面积155.3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5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7.1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4.92万人。此外,还有旅居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约2万多人。 规定和定位:按照市、区关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精神,太和镇作为广州市第二批重点建设的中心镇,将以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以未来的广州市城区作为发展目标。2004年6月,广州市委林树森-到太和调研时指出,太和镇要着力于促进五个协调发展,把太和镇建设成为实施北优发展战略、协调发展的样板中心镇。 目前,根据上述目标,太和镇制订了以山兴镇,以工富镇,以商旺镇,生态建镇,文化立镇,统筹活镇的24字发展方针,现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为中心镇的总体建设和发展绘制了蓝图,打下了基础,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抓紧组织实施。 按照目前规划成果,太和中心镇将以原太和镇中心建设区为依托,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向西、向东、向南三个方向扩延,形成一中心、一组团、一区的空间发展与用地布局态势。依托镇中心建设区一个中心为基准,西北部片区以民营科技园为基础发展镇的工业产业组团;东北部形成以贸易、货运仓储和相关的服务为主体、居住用地配套发展的综合建设区,成为以货运仓储和商业贸易为主体的北部储运组团(物流组团)、以居住用地为主的东北部居住组团和以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的中北部商贸组团;西南部通过新行政办公区的迁入和一系列教育、文化娱乐设施布置以及居住用地的配置建设形成新太和的行政与文化中心组团。整合发展一组团,通过对大源村与同和相连处已形成的一定规模的工业片区、商业贸易区(大型货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区的规划建设用地进行整合、改造及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形成南部产业发展与居住建设组团。积极发展一区,依托和龙水库、铜锣湾水库、帽峰山森林公园湖光山色,依照广州市及白云区对这一地区的规划,形成休闲度假旅游及科技发展区。 交通和旅游:太和镇中心区南距广州市中心18公里,北距白云国际新机场8公里,京珠高速公路、沙太路、新广从公路、105国道(广花路)、106国道南北贯穿全镇,一环路、北二环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全镇;镇域内交通道路网络密集,本镇集资兴建的二级公路龙兴路、龙河路东西连接105、106国道,太营路、营米路、建业大道等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便利的交通条件;正在兴建的地铁二号延长线途经我镇夏良村并设站连接白云国际新机场,510路、529路、833路等10多条公共汽车在镇内与市中心来回穿梭,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 太和自然风景优美迷人,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帽峰山森林公园位于该镇东北部。公园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帽峰山主峰海拔534.9米,为羊城老八区最高峰,形似竹帽,因此得名。公园内有铜锣湾水库、沙田水库、和龙水库,还有较小的水库星罗棋布。土壤肥沃,植物种群丰富,公园内共有植物179科569属875种,国家保护植物9种。帽峰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分为9个功能区、25个景区,具有气候宜人的森林旅游环境,是人们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经济和投资:太和镇原是农业大镇,是广州市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牧养殖基地之一。近年来,通过稳定第一产业,巩固和发展二三产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在全镇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旅游、服务业成为该镇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为14.84亿元,同比增长13.28%。其中第一产业2.62亿元,同比增长10.58%;第二产业6.77 亿元,同比增长18.31%;第三产业5.45亿元,同比增长8.79%。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实现7885元,同比增长5.1%。 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座落在太和镇西部、新广从公路与一环路交汇处,计划10年内扩园至10平方公里。该园于199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由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白云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属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五个园区之一,是白云区唯一能够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惠政策的基地。除此之外,还同时享有白云区委、区政府所制定的优惠政策。目前入园企业约3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家,在建企业13家,投产企业5家,预计今年底投产企业7家。 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龙头带动的镇内现代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南方种业市场、南村竹木市场、南岭陶瓷市场、永兴农贸市场、兴和综合市场、谢家庄农贸市场、和乐市场等专业市场及综合市场交易活跃,作为白云区镇级第一条步行街的珊景路商业步行街及其周围镇域中心区商业氛围浓厚,第二三产业逐步形成规模。目前镇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约800家,主要生产家具、玩具、五金机构、电子、化工、服装、建材、医药等产品。 帽峰山森林公园 帽峰山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坐落于白云区太和镇与良田镇交界处,离广州市中心25公里。它比白云山要高出152.9米,是广州最高峰。整座山的森林覆盖率高,景色秀美,环境幽静。帽峰山北起华坑,南至罗布 广州小石船生态农庄 广东小石船生态农庄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广州东北郊的帽峰山森林公园南麓,距广州市中心区25公里,离天鹿湖5公里,驱车30~40分钟即到。小石船地形奇异;东西并列两座大山,南北上下两块 联升社学旧址 联升社学旧址位于白云区太和镇联升西路131号,年代为183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27年12月13日傍晚,参加广州起义的教导团官兵和徐向前等率领的工人赤卫队部分战士120 南村周氏大宗祠 南村周氏大宗祠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南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建筑西墙线,南至相邻建筑北墙线。西从文物本体外延5米,北从 九善堂碑 九善堂碑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林安物流园北门左侧。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南侧2层建筑西边线,北至北侧陡坎护坡上边线,南至南侧规划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74.40km^2 人口:18.38万人
人和镇为白云区辖镇。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部。全镇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仁和镇辖2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到12月,户籍人口11万,常住人口21万,人和镇GDP 184.91亿元。荣获全国体育先进镇、广东教育强镇等称号。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323.62km^2 人口:0.00万人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心镇位于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广州市中心38公里,东距增城区中心18公里,南与新塘镇永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北与从化区九佛镇接壤。中新公社成立于1958年,1983年改为区,1986年建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113.50km^2 人口:4.80万人
塱头古村塱头古村谷诒书室 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西南部,西与三水相连,南与南海相邻,东与白云区神山镇接壤,西北面是赤坭镇。贯穿全镇的有花都大道、禅炭公路、巴江河和在建的西二环高速公路。珠江水泥厂、花都港、越堡水泥厂矿山、花都汽车城也在我镇境内。炭步的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比较突出。2002年5月,省建设厅确定炭步镇为省中心镇,2003年,被广州市确定为第二批中心镇。炭步镇总面积为113.5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约4.8万,其中农业人口39400人,另有外来人口约16000人。二OO四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工农业总产值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工业总产值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农业总产值5.39亿元,比上年增长3%;农民人均收入7308元,比上年增长3%。全年税收收入8520万元,比上年增加1556.8万元,增长22.36%。今年1---10月,我镇实现GDP15.36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0.68%,工农业总产值为37.1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6.3%,其中工业总产值为33.12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6.56%,农业总产值3.98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财政收入为3201.1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87.3%;税收收入为8088.9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3.9%。. 10月,炭步镇上榜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79位。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炭步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炭步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炭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塱头古村 塱头古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立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42年的历史。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详情>> 藏书院村 藏书院位于炭步墟西南六公里处,开基始祖谭嘉靖,于明朝中叶从广州白云区郭塘村分枝迁入发展而成,始名为藏寿庄,建国后行政村名曾改为“藏峰村”,改革开放后恢复藏书院村名延用至今。村中古村落建筑面积……详情>> 茶塘古村 茶塘村位于炭步镇西南禅炭公路西侧,村民多姓汤,汤姓于宋代从南海迁至此,立村约700年,汤字水旁,茶亦为水,塘能容之,故名“茶塘”。村中古建筑占地6.7万多平方米,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约12……详情>> 塱头村古建筑群 塱头村始建于南宋,定型于清末,拥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古建筑群。初次来到塱头村的人都会为村口巨大的风水塘,和几十间一字排开的祠堂、书院所震撼。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详情>>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清咸丰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谭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6米,总进深39.1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详情>> 藏书院村洪圣古庙 洪圣古庙位于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总面阔18.3米,总进……详情>> 炭步镇特产与美食 炭步槟榔香芋 炭步槟榔香芋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的特产。炭步槟榔香芋个头大,呈榄核形,淀粉质多,有粉而香之优点,用来做菜,香气四溢。炭步槟榔香芋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州市炭步镇槟榔香芋种植创业基地成立…… 釉下彩景泰蓝 釉下彩景泰蓝是一种瓷彩科研新成果,远销海内外的著名工艺品。早在1938年,一批旅居广州市的花县藕珐琅艺人失业回乡,1958年,这些老艺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炭步镇成立“红星特种工艺烧瓷生产合作社”,恢…… 炭步文岗香芋 花都区炭步镇文岗村生产的“炭步芋头”远近闻名。传说清朝乾隆微服游江南,有一次到达炭步圩,他在食店里吃饭时问店主:“有什么好吃的家乡菜?”店主介绍了一道“文岗芋头焖扣肉”,乾隆王吃后大加称赞。他回到北京…… 炭步香芋头 京塘莲藕、炭步香芋头,珐琅制品。北兴镇京塘村:京塘莲藕。炭步镇:炭步香芋头。赤坭镇西莲塘村:莲藕。…… 炭步镇民俗文化 洪拳 洪拳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武术,为广东南拳“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洪拳最早盛行于花县、禺北一带,现于广东各地及海内外许多地区都流传甚广。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等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有…… 炭步镇名人 赖汉英 赖汉英(1813~1908),炭步赖屋村(今炭步镇民主村)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颇通文史,兼知医理,且擅长武艺,村中不少人拜他为师。汉英是洪秀全的妻弟,曾参加广西金田起义,任内医,授职同军师。咸丰二年…… 黄学准 黄学准,字三平,号皞子,明,南海人。嘉靖二十三年潜江知县。(一)笔者通过查寻广州《黄氏家谱》,准确地说,黄学准是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人。其先祖在南宋时期(1140)先从湖广(湖北)江夏郡(今武汉…… 汤廷光 汤廷光(1865~1933),幼名朝焰,库名廷光,字朗亭,炭步石湖山村人。廷光毕业于黄埔水师学堂,随后派往英国留学。学成回国后,长期在舰艇工作。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海战中,廷光为定远舰管带,…… 张其光 张其光(1912~1984),原名钻悠,后改名其光,化名道如,曾用笔名迦奴、于君、颜孙、闲人。炭步镇鸭湖村人。其父远程,在梧州经商。张其光出生于梧州。家业破产,随父迁回广州,只读了半年中学就失学了。民…… 罗华堂 罗华堂(1874~1939),炭步鸭湖村人(今瓦步村),世代务农,年幼丧父,其母及弟妹四人,力耕不足糊口。华堂因家贫辍学,17岁受雇于永兆公司,在渡船当踩车工。该船航行于广州—赤坭,经营客货运输。一次…… 黄棣棠 民国29年(1940)9月9日出生,广东花都炭步镇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62年8月起参加教育工作,1978年起任黄圃镇中学校长,1980年9月任新开办的中山市农业技术中学(后改名为中山市职……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47.00km^2 人口:29.78万人
南村镇属于广州市番禺区,位于番禺区北部,与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隔江相望。至4月,总面积47平方公里,下辖12个居委会、16个村民委员会,常住人口34万余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5亿元。2019年10月,南村镇入选2019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19年11月29日入选广东省森林小镇认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