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134.57km 人口:104475.00万人GDP:17.3亿(2015年)
覃塘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镇。覃塘镇地处桂平市的中部地区,北临陆川县,西邻平南县,东连桂平市区,南界灵山县。镇区面积约为2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万人。 覃塘镇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镇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田面积广阔,适宜发展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薯等。同时,覃塘镇也有一定的养殖业发展,养殖种类主要包括猪、鸡、鸭等。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198.00km 人口:6.19万人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武利镇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武利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水果苗木)。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武利镇榜上有名。 位于灵山县南部,距离县城36公里,东与浦北县北通、白石水两镇接壤,南与本县文利、伯劳两镇相连,西北分别与那隆、檀圩两镇毗邻,是灵山通往合浦、北海的必经之地。全镇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和19个村委会,382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61881人,其中农业人口55889人。有耕地面积2926.1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039.9公顷,粮食总产量10084.8万吨。 主要盛产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糖蔗、果蔗等经济作物。1999年,种植水果52819亩,产量达61889吨,其中:荔枝、龙眼25560亩,香蕉20200亩,产量57685吨,芒果10160亩,产量1052吨。糖蔗种植面积6708亩,产量20460吨。农业总产值18526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1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4%和14.5%。财政收入77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6元。年内9月,武利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蕉之乡”。. 青云寺 青云寺位于灵山县武利镇政府的南部约一公里处,年代为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类别为文物建筑。2018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武利镇特产与美食 灵山荔枝 钦州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刘永福和冯子材。磨砺了钦州人民“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与“自强不息”的人格力量;她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荔枝之乡”,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121.00km 人口:10.00万人
港南区桥圩镇位于贵港市东南部,距贵港市区29公里,东邻湛江镇、西交瓦塘、新塘乡、南接木格镇,北邻八塘镇、东津镇,黎湛铁路和324国道横贯圩镇,兴六高速路穿镇而过,是贵港市东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100221人,全镇耕地面积60570亩,其中水田46650亩,旱地13820亩。现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财政总收入1254.8万元,人均纯收入2346元。全镇现有大小企业2720多家,从业人员3.3万,2002年总产值6.6亿元,形成了羽绒、塑编、精米、化工、建材、麻绳、中药材七大支柱产业。其中有以华昌、港利、建兴为代表的90多家羽绒厂,年加工羽绒2.3万吨;以松达、朝阳、新兴为代表1 0家塑编厂;以宏丰为代表的15家精米加工厂;以华宝为代表的5家建材厂;以南风化肥厂为代表的化工业;麻绳加工1000多户;以宏发土产药材为代表30家药材加工业,特别是羽绒、塑编两行业,为全国最大基地之一。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优质谷、穿心莲、蚕桑、泽泻、甘蔗、水果、马碲七大农业基地。其中,全镇优质谷种植面积占水田面积的95%,甘蔗8500多亩,蚕桑5000亩,穿心莲8000亩,泽泻10000亩,荔枝、龙眼16000亩,马蹄3000亩,畜牧水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生猪年存栏3.8万多头,羽鸽年产43万羽,水产养殖4600亩。 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三高标准,先后开发了羽绒堀工业区、青山工业区、瓦子岭商贸区、牛岭街开发区、福旺园商业区、教育花园开发区、修建了三个专业市场,扩建和亮化了所有的街道,完善城镇有关设施,城镇的市场体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设施齐全。 桥圩镇相继荣获“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等光荣称号。. 2020年4月,桥圩镇被命名为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 2017年12月,桥圩镇上榜广西2017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2017年8月,桥圩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桥圩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陈岸故居 陈岸故居级别:县级时代:清嘉庆23年(1818年)地址:港南区桥圩镇南溪桥村大松山屯3队保护范围:以故居为中心,东北、西南、西北三面以屋檐滴水范围为界,东南面至月牙塘东岸边为界.建控地带:以……详情>> 谭寿林故居 谭寿林故居级别:县级时代:清乾隆年间地址:港南区桥圩镇震华村谭岭屯保护范围:以故居为中心,东南面、东北面、西北面三面以屋檐滴水范围为界;西南面以谭承启房屋为界;谭寿林夫人宅居以四面屋檐滴水为……详情>> 桥圩镇名人 谭寿林 谭寿林(1896~1931.5) ,号祝封,曾用名覃树立,笔名曼殊、勉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 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6年(1917年)春,考入贵县中学。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11年,加…… 陈岸 陈岸,原名杨善安,1910年1月出生于贵县桥圩大南村。1928年7月加入共青团,同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桥圩区委委员兼团委书记、共青团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委员、中共贵县县委书记。193…… 杨雄 杨雄(1907-1950) 原名杨丽章,桥圩大南村人。在贵县师范读书时与后来做惯匪的李吐英结拜兄弟。曾任小学校长、乡公所办事员。20年代后期,混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开除出党,后加入中国国民党。1944…… 杨瞻 杨瞻(1905-1934) 又名杨柳溪,桥圩镇大松山村人。1924年夏进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读书,参加“五卅运动”。1926年毕业回乡,参加地方农民运动,加入共青团。1926年秋至1929年冬先后在…… 杨德云 杨德云(1893-1930) ,桥圩镇大松山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贵县南区南溪桥党支部书记。 1929年2月任中共贵县委员会委员。在领导贵县革命斗争,开展南区农民运动和建立武……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123.00km 人口:6.00万人
东龙镇位于贵港市覃塘区北面,与来宾、武宣交界,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多人。全镇现有16个村委会,303个村民小组。 东龙镇素有原贵县“四大圩镇”之称,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0838万元,财政收入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26元。 东龙镇是农业大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全镇农作物种植面积达81405亩,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1000亩,甘蔗种植面积达12000亩,甘蔗生产作为该镇的经济支柱产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盛产水稻、玉米、豆类、花生、蔬菜等;山林面积达10万亩,有林面积达4万多亩,主要是种植松树、杉木和速丰桉;畜牧业发展迅速,同时改良了畜禽品种,成了东龙镇的特色经济产业,2003年全镇猪出栏36500头,年末存栏40000头:肉产量2920吨;牛出栏600头,年末存栏7600头,牛肉产量54吨。 全镇有三六、绿林、三江、太平等8座中小型水库,常年有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均可满足需求,养鱼业发展很快。 全镇非公经济企业298家,其中木材加工企业60多家,成了东龙镇辖区内209国道线两旁亮丽的“风景线”。全镇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5176万元。. 2018年12月,东龙镇上榜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河北省面积:228.00km 人口:1.67万人
公会镇地处县城西北27公里处,安固里淖东畔,张化、张商公路贯穿全境,东南与二泉井乡、馒头营乡相邻,西南与海流图乡相接,西北与大西湾乡相连,地势平坦,是张北县七个建制镇之一。全镇共有20个行政村,6976户16710人,其中男8467人,女8243人。天主教徒2571人,回民637人。全镇总面积260.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8400亩,林地61676亩;有一退双还48725亩,草场14.4万亩。全镇共打各类机井130眼,节水管灌面积14650亩。村村通水泥路47.3公里,高标准砂石路31公里,有18个行政村安装了自来水。全镇有党支部26个,党员856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0个,农村党员729人。公会镇政府有共有行政、事业干部46人,镇内有中心卫生院一所,有医护人员16名;中学1所,中学有教职工33人,在校生56人;中心示范小学1所,有教职工38人,在校学生197人(实现三至六年级学生集中办学);敬老院一所,敬老院有工作人员3名,院民27人;清真寺3所,教堂7所。镇直属单位有兽医站、驻镇机构有派出所、土地所、工商所、信用社、供电所。全镇有私营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152家,奶牛养殖小区1个。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265.00km 人口:1.98万人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新和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20年4月,新和镇被命名为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 2017年8月,新和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新和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新和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09年1月,新和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新和镇位于崇左市江州区西北面,东北面与大新县接壤,西南与龙州县交界,距市区28公里。全镇总面积265平方公里,总人口1.98万人。全镇辖8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3个居民小组,65个自然屯,19个镇直单位,共有23个党总支部,638名党员。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67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4369万元,工业生产总值604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0元。 全镇耕地面积10.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000亩。以甘蔗作为支柱产业,种植面积9.6万亩(其中甘蔗生产""六化""基地12片共1748亩),年产原料蔗50万吨。种植花生5000亩,水稻3000亩,玉米7000亩,剑麻680亩,西瓜300亩。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先后建立了下询奶水牛养殖基地(现存栏365头),上询黑山羊圈养小区(现存栏900多头),黑水河名贵鱼种养殖示范基地(现有网箱520多箱),新和街肉猪繁育基地(现存栏300多头),并以此为样板,辐射全镇,带动我镇畜牧水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经过不断发展,新和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走在了江州区各乡镇的前列,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获得了各种殊荣。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江州区三个文明建设一等奖。荣获自治区、国家级的有:荣获广西第三、四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乡镇组""南珠杯""特等奖,第五届获优秀奖;2003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政权建设办公厅授予""广西村民自治模范镇"",被广西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电教科技示范乡镇"",被广西科技厅授予""广西科技进步考核先进镇"";2005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镇"",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单位"",2006年被崇左市委、崇左市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246.00km 人口:4.80万人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溶江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溶江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葡萄)。 2017年8月,溶江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溶江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7月,溶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溶江镇地处兴安县西南部,全镇辖11个村委,一个街委,行政区域面积246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溶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是灵渠注入漓江的结合部,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筑城戌疆,至今还保存着秦城和古汉墓群遗址。这里四面环山,中间平川,322国道和湘桂铁路纵贯全镇,成为沟通湘桂的咽喉要塞。溶江北距兴安县县城25公里,南距桂林市中35公里,两江国际机场60公里,西距旅游胜地华南第一峰猫儿山40公里,是桂北地区商品运输及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地。2002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24亿元,比上年增长8.8%,财政收入560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950元,是广西首批“百强乡镇”之一。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1998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1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星火计划农村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溶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蕴藏着金、银、铁、铝、铜、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以及毛竹、杉木、杂木等森林资源。其中金矿的储量大,极富有开采价值;每年可生产毛竹300多万根,原木6000立方米,是兴安县最大的竹木生产、集散地。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漓江、珠江二大水系之源,素有“九江八水一条河”之称。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溶江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名、特、优水果,形成了百里长廊花果飘香的特色。仅葡萄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4.25万吨,是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享有“南方吐鲁番”的美誉,葡萄已经成为全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以三元杂瘦肉型猪花为主养殖业已成规模;修建沼气池3500多座,沼气入户率42.7%,其中莲塘村委被列为全国生态能源示范村。初步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格局。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溶江就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并逐步形成了以竹木、食品加工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是广西竹木加工和食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数十个国家。目前,全镇逐步形成了鹞子坪、黄泥坡两个工业园区,拥有企业1650家,其中投资3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家,外资企业12家,出口型企业8家,成为兴安工业第一镇。 企业和其他经济以及海外客商到溶江投资兴办各种实业,当地政府本着扩大开放,加快溶江经济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溶江将为前来投资的外商在土地使用、水电及通讯设施的使用、企业产权的转让等方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溶江镇积极参加自治区“南珠杯”竞赛活动,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小城镇城市化步伐。相继对镇区进行了大规模旧改、高标准的规划建成了新开发区大街,使新、旧城区连为一体,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的目标,连续两届荣获“南珠杯”竞赛先进乡镇。同时认真抓好了农村新村建设,相继建起了“黄茅坝、大凸”等八个闻名区内外的小康文明示范村,-、曹伯纯、李兆焯等中央、区有关领导都曾前来新村视察,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国家领导人-到溶江视察、自治区领导曹伯纯参观大棚、自治区领导李兆焯田间考察 兴安作为大桂林旅游圈的次中心,其特色旅游内涵急需丰富和补充,溶江镇现有的“乡里乐”漂流,一甲村的大凸、黄茅坝等文明村生态景观,金银谷、古秦城黄城遗址等景点,以其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浓郁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古文化底蕴,成为烘托兴安旅游文化,连接桂林旅游北环线的重要环节。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东省面积:31.37km 人口:6.32万人
桂岭镇位于揭东县西北部,北靠榕江北河,山多地广,面积31.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07亩,其中旱园6957亩,水田17350亩,山地8422亩。境内有"石母"、"双峰古寺"等名胜古迹,下辖1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63217人,现有旅外华侨及港澳同胞2万多人,足迹遍及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素有"侨乡"之美称。 桂岭镇与白塔、霖磐、新亨、月城、玉湖等镇接壤,区位特殊,境内交通发达,南柏公路、国防道和玉埠公路(玉白至圩埠)互为交错呈古代战旗型贯穿全境。气候宜人,月平均气温24C,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降水量2千毫米以上,宜种各种优稀水果、花木,是一块开发"绿色"产业的投资宝地,发展前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有瓷土、地下水和石料等。 历届党政领导,带领全镇人民,致力打好基础发展经济,在海内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人士的鼎力支持下,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全镇基本实现镇道、村道水泥化。电信事业发展更快,现已开通6500门程控电话,辅设来电显示系统,设立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差转台,实现电话传输数字化、程控化。设有线电视转播台,线路遍及全镇各村。2000年以来,已完成农电第一、二期改造,使全镇电量供应充足,电价低,每度仅0.79元。 改革开放以来,桂岭镇利用山区优势、抓住机遇,艰苦创业,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几年来,粮食生产连获大丰收,"三高"农业发展迅猛,全镇现有各种果林总面积达15345亩,其中"古二"龙眼基地总面积达11045亩,居全县同类水渠前列。优质荔枝3980亩;芒果320亩;青橄榄800亩;玉米基地600亩;香芋基地1000亩;池鱼养殖基地1400亩;蔬菜基地3000亩。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7353万元。目前,"三高"农业正朝着基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健康发展。工业蓬勃发展,全镇拥有各类企业350多家,逐步形成以毛织加工、服装、伞帐、竹器、砖瓦等为主导行业的加工生产工业体系,去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4.76亿元。近几年来,党政加大投入,建成大型商贸中心明珠市场,促使市场繁荣,商贸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教学设备明显改善。才林中学、同侨学校、玉白学校、柏旺学校系海外侨胞捐资建成。全镇共有二十一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8000多人,年年中考、高考上线率居全县前列。. 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淘宝镇名单,桂岭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桂岭镇榜上有名。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159.00km 人口:7.56万人
大圩镇是广西重点镇,中心圩镇位于贵港市城区16公里处,南梧公路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捷。全镇辖18个行政村和1个街委会,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8.9万人。耕地面积500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000公顷,旱地面积2000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龙眼、蔬菜等,是庆丰、武乐、白沙、厚禄等周边乡镇的贸易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3.5亿元,财政收入达888.6万元。现有1个农业银行营业所,1个信用社4个营业点,邮政储蓄所1个,去年储蓄额达1400多万元,个体储蓄达6000多万元。 大圩镇镇区面积达150公倾,目前已建成了银盆、金盆、马鹿岭和供销商贸共4个开发区、7个集贸市场;对商业大街实现了街道美化、亮化:建成了镇宣传文化站、大圩村广场舞台和金盆街舞台:供电、供水、通讯设施完备,有1个自来水厂,年供水量达41.68万吨,达1600户,1个供电所,1个35千伏变电站,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万多部,小灵通4000多户;完成了大圩食品分公司自动化屠宰项目和农机加油站扩建项目等大型项目的技改,建成了编织厂、绣花厂、小磨精米加工厂以及手套加工厂等一大批工厂,经济效益良好。2003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2.5亿元,创税600多万元,乡镇企业个数达1500多个,企业从业总人数5000多人。 大圩镇共有小学2 3所(含分校),初中3所,高中1所,在校生28954人,在职教职员工819人。拥有中心卫生院(一甲)和18个村级卫生所。2003年12月大圩镇被评为自治区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 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圩镇人口数量为7.56万人,位列港北区各乡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大圩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大圩镇上榜广西2017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贵港龙岩洞 龙岩洞位于贵港市城区东25公里的大圩镇南郊附近的龙岩山西面半山腰上,人们沿“之”字形石级登山,踏上第一百一十一级便到洞府。此洞府门高约4米,门额上镌刻着明万历年间李焘的题字“龙岩洞”。洞内空……详情>> 大圩镇名人 赖文光 赖文光(1827年—1868年),广西贵县大圩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捻军统帅,太平天国将领,封遵王。早年参加拜上帝会的“团营”和金田起义,后随太平-战桂平、永安(今蒙山)等地,继…… 吴俊荣 吴俊荣,1924年生,大圩镇人,退休教师,1946年肄业于广州新闻学院,历任中小学教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热心社会公益,誉满城乡。解放后曾多次捐资办学,扶持社会各种公益事业。先后捐资建校、抢修中小学……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广西省面积:1.10km 人口:1.73万人
作为北海市对外开放区域重要组织部分的侨港镇,位于北海市南端,正处在北海银滩中段,东邻北海国际客运码头,南濒北部湾,西临咸田镇电建村, 北靠华侨投资开发区,省级公路广西滨海大道"擦肩"而过,市级大道四川南路、贵州南路、云南南路直通镇辖区,距市中心7公里,水陆交通便捷。拥有优良的渔港、码头和海上浴场。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17300人,其中归侨侨眷约占80%。下辖管3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委会、10家渔业生产公司、5家镇属企业。主要产业是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拥有800多艘总马力16.2万匹和类渔船,年捕捞量达10万吨以上,年水产品加工达8万吨,是广西最大的海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北海市重要渔业生产基地。 20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帮助从越南归国回到北海的8000多旅越难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中国政府拨款2908万元人民币,联合国难民署资助785万美元,建起52幢1000多套居民楼,总建筑面积93739平方米,并相继配套建设了学校2间,医院1家,渔港(内外港各1个,港池总面积39万平方米)、船厂、渔业生产公司以及供水、供电、道路街道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镇20多年来,侨港镇立足科 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大手笔书写"渔"、"侨"两篇文章,实现了由渔业建镇到渔业兴镇的跨越。经济强劲发展,渔船由建镇当年676艘小帆船,发展到总功率16.2万千瓦的近千艘机动渔船,年渔业产量10万吨以上,产值3亿多元。建成了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广西最大海产品深加工基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引进了总投资3亿元的旧城改造项目,主打"中越风情"的餐饮、购物、海上休闲、旅业一派兴旺,呈现了一产引领,二、三产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2004年全镇GDP2830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财政收入816.4万元,比上年增长34.7%,渔农民人均收入3598元,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侨务、侨联、计生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镇等。全镇社会稳定,归侨安居乐业。 5月,侨港镇被命名为第五批广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侨港镇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海产品)。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侨港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侨港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17年8月,侨港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09年1月,侨港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北海银滩 北海银滩是北海市的著名的旅游景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占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位于北海市南部海滨,北海银滩距北海市区8公里。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